心理学和文化背景有什么关系?

2024-11-13 10:32: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你的这个问题太大,太过于空泛,我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研究举个例子你感受下吧。

关于曹植《洛神赋》的创作缘由,历代学者众说纷纭,现代的一些学者,就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探析。譬如清华大学孙明君教授的《<洛神赋>:幻觉体验与赴水隐喻》(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3期)。作者认为:

据现代精神医学知识可知,黄初四年( 223) 七月,遭受了巨大心灵创伤的曹植陷入了抑郁型心境障碍。在离开洛阳前往鄄城的途中,经过洛水之滨时,他有过一次短暂的精神幻觉体验,甚至出现过举身赴洛水的意念。稍后,他用千古名作《洛神赋》记录下了自己在痛苦巅峰时的心路历程。
作者结合现代精神医学的专业知识,推测曹植因为遭遇一系列应激性生活事件,导致陷入心境障碍,甚至出现了自杀念头。

黄初四年,曹植有自杀意念的文献证据有二:其一,《陈思王传》引《魏略》曰: “初植未到关,自念有过,宜当谢帝。乃留其从官著关东,单将两三人微行,入见清河长公主,欲因主谢。而关吏以闻,帝使人逆之,不得见。太后以为自杀也,对帝泣。”知子莫若母,太后以为曹植已经自杀,并非无端猜测。其二,《陈思王传》载: “( 黄初) 四年,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都。上疏曰: ‘臣自抱衅归籓,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诚以天罔不可重离,圣恩难可再恃。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忍活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可见“抱衅归籓”之后,曹植一直在“以罪弃生”和“忍活苟全”之间犹豫,始终没有放弃“以罪弃生”的念头。据此,我们说黄初四年的曹植一度具有自杀意念,并非厚诬古人。
作者还分析了导致曹植形成抑郁型心境障碍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三个原因:曹丕对曹植的持续打压和迫害,曹彰之死给曹植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曹植曹彪还国之时监国使者不许二王同行。

以此为据,作者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曹植《洛神赋》中的人神相恋故事乃是一个心境障碍者的精神性幻觉,是一位具有自杀意念者的隐喻文字。
所谓自杀意念,是行为主体偶然体验到的自杀动机,对自杀产生幻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直接采取或实现自杀行为的外显行动。

接下来,作者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夕阳西下之时,面对滔滔洛水,曹植进入了精神幻觉状态。《洛神赋》第一段写: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 “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精移神骇,忽焉思散”八个字明确告诉我们诗人进入了幻觉状态,以下都是幻觉状态的记录。在这种迷幻状态下,他看见一位丽人立于山岩之畔,并与她有了交往。等他半醒之时,手拉御者连续追问了两个问题: “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既然御者说什么也没有看见,就说明所谓丽人只是曹植的幻觉。
作者还指出,《洛神赋》中的宓妃本来是一个不幸溺亡的女鬼,后来才变成了光彩照人的女神。在这篇赋中,宓妃乃是一位死亡女神。并对曹植为何先向宓妃求爱,随后又忽而反悔,作者也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如果我们把宓妃看作一个死亡女神,曹植的反悔就很好理解了。由于生活的重压和创伤,曹植的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他在洛水之滨时想到了自杀,他仿佛看见洛神———这个死亡女神向他走来,对他微笑,邀他共舞。他已经答应了她,他要与她同去了。这时候理智又让他苏醒,他不想离开现实世界。死亡女神看见曹植的犹豫,邀请来自己的同伴在曹植面前游戏起舞,诱导他跟她们同去,享受死亡的快乐。后来,看见曹植不为所动,死亡女神只好匆匆离去。宓妃说自己会“长寄心于君王”,乃是曹植意识到死亡女神会长久的跟随自己。整个黄初年间,死亡的幽灵时刻在曹植身边盘旋俯视。这所谓的依依惜别之情,其实是曹植内心深处弃世念头的投射。
赋中描写曹植在宓妃离去之后的举动,也就顺理成章得到解释了:

宓妃离去之后,他依然驾轻舟前去追寻,返回后又彻夜不眠,一直折腾到天亮。“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曙”,这一夜,曹植不是在追寻宓妃,而是徘徊在阴阳两界的边缘,他在痛苦地思考: 生存还是毁灭?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彻夜的挣扎,最终理性战胜了非理性,曹植终于放弃了自杀意念,走上前往藩国的东路。一场精神的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在洛水边,曹植在自杀念头的纠结之中,反复挣扎的精神体验,正是这篇赋作的创作缘由。

他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描绘了自己在洛水河畔的精神挣扎。在曹植的一生中,那是一个与死亡女神擦肩而过的黄昏,让他终生难忘

回答2:

通过对米德和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论述了人类学对心理学的贡献。人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不可能不带有文化的烙印,这是人类学对心理学最重要及最深刻的启示。心理学研究必须以人类广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心理学家在描述的心理和行为时必须考虑文化的影响,只有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并辅之以跨文化研究,心理学才有可能获得有关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更为准确的知识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比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事件的归因,就发现中国人倾向于把事件归于周围的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本人的特征造成的结果。
可喜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上述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分析。通过对五百多名中国人思维方式评定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衡量:①变化性: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动的东西;②矛盾性:世界并不是精确和清晰的,而是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③折衷性: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5联系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⑤和谐性:客观事物只有与其它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意义。至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维度,我们和国外的合作者正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不过有许多实证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西方人的思维特征符合上述的分析。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其根源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这一观点在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不是处处相同的,亚洲人的思维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维特性截然不同。
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为我们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种理解只是一种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思维方式研究可以回答一些我们以前难以回答的问题。英国科学史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就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尼德汉姆难题”。很显然,如果考虑到东西方人的思维特性,这种矛盾并不难理解:西方人强调个体性的作用,在处理客体时,他们会把一个客体从它所处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而忽略它所处的环境的作用。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都需要对作用力的分解。西方人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尼斯比特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也为文化多元性的理论提供了支持。任何一种文化都来自于某种传统,文化可以互相影响,但一种文化永远不可能代替另一种文化。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从对比中认识我们自身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同时也应该为继承和创造良好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服务。相信随着心理学和其它诸多学科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必将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实践上讲,研究思维方式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学对思维方式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对文化影响机制问题的认识也必将越来越深入

回答3:

心理学和文化背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人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不可能不带有文化的烙印,这是人类学对心理学最重要及最深刻的启示。
心理学研究必须以人类广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心理学家在描述的心理和行为时必须考虑文化的影响,只有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并辅之以跨文化研究,心理学才有可能获得有关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更为准确的知识。
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类文化随着发展出现不同的类型,对人的发展便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德国哲学家、史学家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 8 种类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英国早期经济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 26 种类型。
这些文化类型是不同民族生活和成长的最高层次、最广阔的文化背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一类型文化又可根据在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如中国的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也可以根据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化时期,如中国的先秦文化、两汉文化、隋唐文化等。这是人们生活和成长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具体的文化背景。人类个体的社会化,人们才智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一个人总是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的人。文化作为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反映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包含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人的成长不能离开或超越一定的文化背景。学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指学生所属的民族、宗教信仰、家庭环境、家长的文化程度、本人出生后的经历等。学校和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文化背景,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回答4: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 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 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回答5:

本书是笔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加工整理完成的。这是迄今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文化心理学”的学术专著: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而且对于人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和开展文化心理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书从多视域、多维度对文化心理学进行了探讨,基本展示了文化心理学的完整面貌。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取向,它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突破,这对于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它以文化为中心,强调文化的作用,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极具启发与指导意义。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最新研究领域之一,它是研究心理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文化和心理之间的相互整合的机制。 [1]
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的调整、表达、传递以及渗透与影响人类心理生活方式的学科,它涉及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人与生活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内容。
文化心理学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人类的生活受制于自身所生活的社会文化情境;文化本身又是人类创造性活 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