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这也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创新工程。”16日,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通过连线,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及地区为防止本土出现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启动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轮各国评估是否有可能遭遇“粮荒”的粮食安全“反思潮”。
就我国而言,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粮食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容”并不太现实。
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及挖掘“红线”外可能“无中生有”出的粮食耕种面积上。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方案,就有望增加“红线”外耕种面积。
事实上,袁隆平院士提出这一长期性目标已有几年时间。自目标提出,全国领域内科学人员就在不懈攻关,并已在我国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上,获得“初体验”。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至少能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另外民间攀比之风,大有穷人乍富之状。资源浪费尤为严重。
珍惜粮食,尊敬农民,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我们食用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警世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现在看来,仍不过时。世界有60多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粮食,一年下来要浪费多少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悯农》,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了作者对农民的那种悲悯之情和崇敬之意呢!无论谁,每天都要吃饭,都离不开粮食,离不开农民的付出与血汗。当你吃着大餐、品着美酒时,有没有想到过顶着烈日、大汗淋漓耕作的农民!春种、夏锄、秋收,农民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那些自视清高的人,有何理由瞧不起农民呢!
一粒粮食就相当于一粒种子,这也是一种希望,当播撒了这些粮食之后,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许。
每一粒粮食都是袁隆平的科研团队努力的成果,是中国水稻技术的突破,证明了未来粮食压力一定会有所缓解。
意义就是增加了粮食产量。无数的一粒积少成多,就是很大的产量,能够让很多人吃饱饭。
一粒粮食意义非常重大,它可能会影响到几千万,甚至是几亿人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