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三个都城分别是北都北京、南都应天和中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占领了应天之后,向西讨伐陈友谅,向东击败了张士诚,彻底站稳了脚跟。应天可谓是朱元璋的崛起之地,但是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想要定都他的故乡,安徽凤阳。
洪武2年,徐达和常遇春带领明军北伐,把元朝的剩余势力彻底赶到了漠北,至此,明朝的江山统一了。于是,定都的事情开始被排上日程。
但是因为建文帝的削藩政策,燕王朱棣等人想要反抗,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成功称帝,史称明成祖。朱棣在应天登基,远离塞北,造成明朝北疆兵力不足,边境存在隐患。在永乐7年,丘福10万兵马全军覆没更让这个问题变得严峻。为了稳定明朝的统治,明成祖朱棣在永乐12年迁都北平,改称顺天。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安葬在应天,应天位于明朝东南的核心地区,地位依然很重要。所以,明成祖朱棣将应天定为南都,明朝南都、北都和中都三个都城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明朝的三个都城分别是北都北京、南都应天和中都凤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下诏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明中都凤阳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定都凤阳,凤阳始称中都,明后即称作明中都。
明朝的三个都成,分别是北都北京,南都应天和中都凤阳
明朝有两个首都:应天(南京)和北京
明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将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定为首都,1378年改称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二月,明成祖北迁定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南京,作为留都。明朝两京制格局形成
明代两京制度与以往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在北京和南京都有一套中央行政机构,只是南京的中央机构的前面都加有“南京”二字。南京各机构的权力只限于南京和南直隶的有关事务,有的部门甚至没有任何实际职权。南京的机构虽然同样对皇帝负责,但是其行文大多数必须经北京相应机构转呈,受到北京机构的制约。
明朝初年出现了三个都成。朱元璋首先定金陵为京都,不过,他仍觉得定都南京有缺陷。后来,朱元璋攻取了汴梁,认为汴梁是大宋旧都,繁盛一时,很适合当京都,于是就借鉴古代南北二京制度。后来定都问题再起波澜,朱元璋想将老家凤阳作为都城,以此光耀祖门,荣归故里。但是凤阳城为偏僻之地,物资匮乏。朱元璋为家乡的建设,动用了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