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在中国画史上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因其艺术活动多在杨州、故有“扬州八怪”之称。
“扬州八怪”都是诗文书画兼能的文人画家,各怀才艺,但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因此都曾有学优登仕的愿望,甚至有“立功天地,字养民生”的抱负,绘画只是自娱。由于不同的遭遇,他们只得流寓异乡,最终成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如郑燮、李鲆、李方膺、高凤翰曾经为官,但仕途失意,屡受排挤;汪士慎、黄慎、金农或因家境贫寒,或怀才不遇,只得看破官场,以布衣傲世。坎坷的经历,一方面使他们接触到了贫民百姓的生活,对于官场的腐朽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对于贫穷的百姓产生了同情之心。另一方面,他们身感到压抑失意,因而在思想行为上,不拘于封建文人的儒雅气质,而是“不矜小节,洒洒然狂达目放”,性格中有“傲岸不羁”、“倔强不逊之气”。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理庵,江苏兴化人,最擅长绘画墨竹。
罗聘(1733年-1799年)字遯(粤音顿)夫,号两峰,安徽歙(粤音摄)县人。
黄慎(1687年-1768年)字恭寿、恭懋(粤音贸),号瘿瓢(粤音影嫖)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以画人物见长。
李方膺(196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江苏通州人。
高翔(1688年-1753年)字风冈,号犀堂、西塘,别号山林外臣,扬州人。
金农(1687年-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别号稽留山民,浙江仁和人。
李鱓(1682-?)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兴化人。
汪士慎(?-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安徽歙县人以画梅花、水仙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