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有太多的意义,却最后让人眼花缭乱。下面我将列出比较有意思的想法让大家研究研究。
我们是生物,而生物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生命,这也就是说,我们终难逃一死,好像有人说过一句话,难逃一死的想法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一切行为,王侯将相,也只是生活的不同,终不过是一坯黄土,于是有人如看透一切的得出,人的意义就是死亡,倒有点宿命的味道。
一切只是死亡的前奏虽然是悲观了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也有更聪明,深得乐观之道既然终有一死,那么活着的时候就会是最精彩的部分,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应该释放生命光芒,只有好好活着才有意义。
还记得我讲过的情绪是本能吗?自卑,自信,高傲,扬眉,意气,爱恨,喜悦,伤心,举不胜举,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有一套完美的情绪系统,当然还有情感,后者的社会性更多些,情绪与情感统称感情。而情绪是与与之对应的生理心理行为一致的,情绪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于是有人体验到了积极的情感,认为体验快乐积极的生活就是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是为了寻找快乐。寻找幸福。
还有人看到的比我们还要远,从人的历程走过来,我们的科学为我们创造了物质生活的进步,于是有人认为,人不应该是停在如此阶段,人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完善完美,从猿猴到现在人类,我们人类一步一步的发展,繁衍,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人类才进化,我们向着未来迈进。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探索宇宙,研究宇宙,深入宇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课程.
还有一部分人,看到了生命的轮回,我们从没有中来,我们又化为没有,组合成新的物质,生死死生就如一个循环,我们体验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谁也不能证明死后是生命的终结,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承认死是结尾,于是生与死一样,死是另一个开始之类的比较灵异的说法也随之出现。显然在情感上我们都不愿意接受我们会消亡的事实,但我们会在生命结束前好好活着.
还有其他的人提到我们一无所有的来到人间,但我们不能一无所有的离开,总要留下些什么,追求,爱情,理想,对未知的探索,对社会的贡献等等,不一而足。认为要达到一定的高点,一定的境界才是生命的意义。。
……
……
……
综所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某一方面有了感触,就会得出某一结论,那么可以讲,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是一种感触。人生活的环境不同,遇到事情也不同,人经历各种事情就会有不同的感慨。
从另一个方面上来讲,生命有如此多的意义!那么以上的都不是它的意义!
什么叫做‘意义’?意义就是目的。理论上可以这么理解,讨论生命的意义,实际上就在讨论生命的目的。
写到这里,我有必要要提一件很久以前我与我爷爷的一段对话。
“爷爷,你怕不怕死?”
“不怕。”
“为什么?”
“人活着就像树一样,树老了总是要枯萎的。这是自然的。”
“那你觉得你这辈子,最大意义是什么?”
“不懂!”
“我的意思是说,你这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是什么?”
“我不懂!没想过。”
“那让你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呢?”
“最高兴呀!我看着你们下一代,长大,比我们好,我心里就高兴。”
我爷爷从来没有受过教育,是最地道纯朴的农民,这段对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害怕死亡的,我问过很多人关于生命的意义,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没有任何一段对话有这样震撼的意义,这是人类最纯朴的思想。也正是这段话,让一个地道的农民有了等同哲学大拿般的高度。有时我也在想,要是我也这样,平平静静,简简单单的过完一生那是多么的美妙。思想就如一张白纸一样,被写上了字,就算这字是充满艺术的兰亭序,也许它会充满了另外一种美,但它就再也不是因是纯洁美妙的白纸而美了。我们都不再是白纸,也不可能再是白纸!当我们不是白纸的时候,白纸的感觉就只能在回忆中回味了。
回顾生物的起源,生物并不是因为某种目的而被制造出来的,而是物质规律运行的一种体现,正如水结冰,再化水一般,是大物质世界的一种运动,一种变化。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人真的就只有一生,有的时候不得不觉得这是一种悲哀,一切都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会有意义,而在宇宙运动的大环境里,人的出现,人的消亡,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放到不同的场景我们会有不同的意义。
我们研究生命的意义,实际上研究的是生命对人的意义,世界对人的意义,而不是人对世界的意义,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因为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人对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运动,时间,空间,存在为什么而存在,存在必有理由,但存在却未必有意义,我很赞同。
从运动的角度来讲,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在做事,做人,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的的确确是感到了某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做,有些事情做了会有意义。比如功成名就,比如家庭和睦,比如证明自己,人们渴望被重要。在证明价值的同时会觉得这些事情会有意义。
到现在我都深深的爱着一个人,但我完全可以放弃这个念头,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放弃,那时候我也会认为放弃会更有意义。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情景下会有不同的意义。我想这种情况会在大多数的人的身上出现,有时很重要的东西,在一定的情况下就会变得不重要,我们爬到一个山头的时候,目光就不会在停留在此山头。
直到很久以前我才想出来这是为什么?很多东西,我们认为它有意义,它才有意义,我们认为它没有意义,那它就没有意义(反证了情绪是本能的观点)。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意义是人赋予的。生命的意义也是一样,我们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它就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不赋予它意义,那么它就没有意义。也就是说,赋予它目的,它就有目的,不赋予它目的,它就没目的。
而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会认为是有意义的呢?而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会赋予它意义呢?
这里我要谈一下什么叫做“赋予”。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展现在整个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独立,我已经论证了人是不可能单独存在于世的,那么必然要与其它的事物发生联系,但是与我们先天就有联系的东西毕竟只是少数(血缘),所以就必需要后天给它强加予联系。
如有两只同样牌子的笔,一只是心上人送的,一只是展柜里买的,从物质的角度来讲,这两只笔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展柜里的那只笔可能用两下就扔了,但是心上人送的这一只,却是死也舍不得沾上墨水。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我再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这一次地震,全国震惊死伤无数,我们心里很沉痛,但是在地震只前不久,缅甸大俱风同样夺走好几万的生命,但是很多人却把这个当成一个新闻来看。同样是失去,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受的文化不同,只对自己国家人有情感,而现在应该人类之间有大爱!
赋予在生活中占有了很大的地位,到处都是,名字,文字,语言,文明,爱情,友情,爱国主义,国界,权力,身份,图腾,信仰,礼义廉耻,仁孝道德,。。。。。包括金钱,这些东西都是赋予的结果。假如在秦朝,你拿着一张纸去买东西,不被抓去了连坐才怪,但是我们现在就是在用纸买东西,这个纸的价值就是人为赋予的。最能说明赋予的例子其实是我们的生日.我想实际上生日与每一天的区别都不大.但它就是不同.为什么?赋予.假如这样的一种情况,你的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忘记了你的生日,于是随便拿了一天当你的生日。假如你不知道你父母在骗你,那么你也会与其他的人一样庆祝你所谓的生日的那一天。所以,并不是哪一天很特别,而是你赋予了哪一天涵义!
一个人,老得一塌糊涂,但心中又不接受自己年老的现实!我们是说服他接受自己客观的看待的年龄问题呢?还是让他心中相信自己仍然年轻呢?一个人死了,我们是接受他死了的现实呢?还是相信他仍活在我们的心中?假如你选择了后者,那么这就是赋予的结果(因为他不可能再年轻,他也不可能真的活在我们心中)。
我讲过,对于世界我们做的只能是接受,发现与应用。在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接受――不接受。换成成语就是‘不可理喻’。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讲道理按逻辑才行得通的,这种‘不可理喻’,就是一个赋予!任何我们经历的事物事件物体,或者是所思所见所感,都会以数据的形式储存在大脑的某一区域,当事物被存储的那一刻,就被建立了联系,而当数据再次被调用的时候,不管这种调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目的,只要出现第二次调用的行为,这种调用的行为都被附上了某种含义,这个存储与调用的过程,就可以被看着是‘赋予’。简单的给‘赋予’下一个定义:‘赋予’就是人为的强制性的给予联系――包括精神联系,逻辑联系,非物质联系等等。这也是一张《兰亭序》模本在我的心里敌不过一张“于儿”的普通书信的缘故。同样因为赋予这个行为是带有相当的主观的意愿在里面――情绪的波动是相当大的,一个小东西可以让你感动得要死,一个大东西有时候让你无动于衷。于是,同一个事物,我可以根据当时的情绪赋予它可大可小的价值。后文中我会讲到“付出-得到=0”的公式,但是赋予这个行为让一个等式给活生生的变成了不等式。比如我付出的代价,却失去了女友,也得到了经验,我可以赋予这个经验很大的意义,虽然我失去了女友,但我学会了坚强,失去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我‘得’大与‘失’!我也可以赋予这个经验相等的意义,我失去了女友,但得到了经验,无‘失’无‘得’,同样,我也可以赋予这个经验很小的意义,就算我得到了经验,但我失去了“于儿”,再怎么‘得’也不能偿‘失’。这就是‘赋予’的含义。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赋予这种能力很多时候体现在主观意愿上,即我认为某事某物如何如何,或者说,我更愿意相信某事某物某人怎么怎么样,正如人死不能复生,但往往我们更加愿意接受他们活在我们心中的某一个角落这种说法。赋予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如果有人对这种能力有点陌生的话,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对这种能力的称呼,叫做“自欺欺人”。
上一节我讲到,人的生存得更好这个目的紧紧的与两样东西相联系,其中一个就是:资源。那另一个是什么呢?另一个就是:意愿。所以一件事(不仅限于讨论生命)有意义的标志就是意愿的满足与资源的占有。这个描述应该是很清晰的,即有意义的标志就是,找到你愿意沉迷的情绪,(比如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等)与一种资源作为占有的目标。(如,金钱。名利,地位等)。比如有一天,我们看到漂亮的女孩,喜欢得不得了,想跟她在一起,(在一起的幸福感是你选择的情绪,女人的实体就是你选择的资源了。)于是拼了老命的追,最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地攻势下,美眉被感动了,妥协了,那么追求爱情的这个过程就是有意义的――满足了意愿,占有了资源。另外一种可能,这个美眉,名花有主,或者是眼睛长大脑袋上,或者是我们牛头不对马嘴,尽管付出了很多,却后还是以惨淡收场,但假如你从中尝到了对待爱情的方式,对待人生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获得了经验,或者得失之道,取舍之道等等。我们不怕挫折,因为不可能没有挫折,成长也是需要代价的,重点是我们对待挫折的方式以及找到挫折中所含有的内涵及我们从中提取了什么(失败中蕴含了成功的契机!),那么这个过程仍然是有意义的――得到了资源。那么另外一种情况就郁闷了点――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加上自己想不开,那么这个过程既没有积累到资源(经验,美眉),又没有达到意愿(失恋),自己又想不开,沉沦(这是浪费资源的一种表现)。那么第三种情况下这个过程可以算作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做了无用功。意愿的满足与资源的占有是有意义的标志,也是有意义的标准,如果理解了这两项带有的具体含义,那么我想人们寻找意义会变得很简单的,但是达到这种意愿与目的的过程可能是痛苦与磨难的。所以才有很多学者要求我们订立高于现实生活而不要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如果理想与现实生活差距太多,并不是说实现不了,这个时候就要把理想再给划分成更细的小目标,将这些小的理想有序的组合,搭成一个可能通往最终理想的阶梯,然后一步一步的去实现。
这里的资源意义也很广泛,不仅是指物质的资源,如钱,身体,矿产,森林……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经验,学识,感觉,信心,身份,地位,人脉,都可以算作资源,如果称作资本的话,实际上更加容易理解,但是资源的范围更大,以下是我对“资源”的定义:资源就是一切联系的总和。在前文中,我提到人的三大本能,理论上来说,符合主观意愿并满足三大本能(索取,繁衍,情感)的行为都是对人有意义的。而成功的本义就是指达到自己的愿望。人们希望成功,那么追求成功的过程也就是有意义的。而符合这个条件的事情有很多,例子几乎遍地都是,我们想吃饭了,吃饭就有意义,想睡觉了,睡觉就是有意义的,这里的意义是相对于意愿的主体――你――的意愿,即满足的人只有你,而对社会或者说群体来讲,你的行为是否有意义,这要看社会的意识形态或者是整个群体的认知状态了。对你的行为的判定会有另外一套标准。一般来讲是社会的贡献度与危害值来决定的。好了,综合来讲,符合主体意愿的事情我们会认为有意义并赋予它意义,当然这个符合主体意愿的事情最好也就符合群体的意愿,这样就能事业与名誉双丰收了。
如果非要强说生命的意义,那么我只能说,生命的意义就是它没有意义。是的,就这样矛盾的一句话才能解释生命的真谛。生命有没有意义?有!它的意义就是它没有意义!也正是因为它没有意义,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它的意义。这是很好理解的,就如职业一般。我们出生的时候都不注定要从事某一行业,只有到了一定的层次就会找到自己的职业。生命的意义一样,一出生没有特定的意义,甚至用‘非人视野’来看可以说它没有意义,但是成长的过程中会体现出它的意义,而这些迟来的意义是要发现与赋予的。正是因为它没有目的,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它的目的。同时也解释以上所说的所有意义,为什么他们都是对的,同时为什么他们也都是错的。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人人理解的生命的意义是五花八门甚至是对立。
一切都是在活着的情况下才有意义的,这是我反复重复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生命观。当找到自己想做想成为想要的东西时,生命的意义的问题那时候就已经迎刃而解了。而且,有许多人有长生不老情节,实际上与天地宇宙同寿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这样将会是怎么一回事!假如我给你46亿年的生命,我敢以生命作保,在46亿年以内,你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
生命的没有意义从我们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过程,我们也能时见一斑,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淘汰的过程,不存在一个引导人类行为的意志,人的存在没有具体的方向,实际上这才是我们要的最好的结果,如果人是一个意志体现,那么我们的存在才会一种悲哀,这样的话,进化就不会具有多样性,我们就不会具有如此多的可能性。
我在一本杂志上面有看到这样一句话,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追求建立在充足物质基础上的精神享乐,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我们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富有的同时,更好的去学习去追求,我认为很有道理。充足物质基础就是我所说的资源的占有,精神享乐就是我所说的意愿的满足。不过,因为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功利一些――我指的是‘钱’,不过我得提醒一下,钱只是维持生存,而不是目的!
对于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我已经思考过了无数次了。但是答案却有点在意料之外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它的答案就是:“不为什么!”
综所上述:生命的意义这个复杂的哲学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赋予游戏,只要掌握好赋予的规则,在道德与法律的底线上面(局限性)跟着自己的期望与感觉走,去追求,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赋予又分两种,一种是理性的赋予:我问我自己,我这一生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境地?境界?状态?目标?那么在追求以及达到这个程度,境地,境界,状态,目标,的过程就是我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可以赋予这个目标或者过程以极大的意义,一生为之奋斗。还有一种是感性的赋予,当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瞬间,你觉得她是你世界上真珍贵的东西,因为她而让你生活富有色彩,再也没有其它的感觉超越这一刻,于是为了让这种感觉永恒,于是她变成你生命的意义。当你经历过大风大浪,人生跌宕起伏坎坷崎岖都经历过了,于是在某一瞬间,你面对某一事物,也许是一汪碧水,一绺波涛,一片青山,你突然觉得人生应该是如此的平静,为了让这种宁静的感觉永恒,于是平淡就变成了生命的意义。也许你碌碌无为,突然有一天,你经历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你感受到了那种变化莫测,激荡人心的感觉,为了让那种感觉永恒,那么寻求刺激就变成了你生命的意义。以上情况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感受到了一种感觉,一种最切入自己心境,最令人震憾的感觉。于是你抓住那一瞬间,让以后的所有事情都尽量以那种感觉为指导为模板。同样你也抓住了生命的意义。这个抓住意义的瞬间,有一个专门的词形容它,叫做“领悟”!不仅是生命的意义,每一人生阶段的意义也是这样得来的。不过,这种‘悟’的触动并不是你想让它来,它就来的,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心境,一定的环境才会出现的,“领悟”可以说是 “福至心灵”“灵光一闪”“恍然大悟”。并不如理性的赋予可推测可分析――又不是大白菜!
赋予也可以分成主动的赋予与被动的赋予。主动。你认为什么是有意义的,这个很好理解,我就不举例子了。被动,不管你怎么认为,那都是你要做的。比如,你是一个领导,那么员工的福旨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想担当,那么你就不配当一个领导,比如军人,你上战场的那一刻,就应该要有冲锋陷阵的觉悟。如果你怕死,那么你就不配当一个军人。同理,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配做一个学生,不好好孝顺,就不配作一个子女。当你接受某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么这工作上所包含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也一并赋予了你。就些都是被动的赋予,从接受那一身份的时刻,身份上面所背负的责任也一并赋给你了。
当然,有的时候赋予表现为强加于一种联系。这种强加表现在‘物’上体现得最明显,就如前面我讲的。一支笔,心上人送的与商店买的是不一样的。但是,表现在‘人’上,就还要复杂点,因为当你认为一个人重要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把这种思念,这种挂念,这种想接纳,化作一种联系了。但是这种联系还需要被肯定。即对方要接受这种联系。如果对方不接爱,就算你是秋波无数也无济于事。比如你想与对方做朋友,对方不接受。白搭。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亲情是单方面的,友情,爱情是双方面的。这也是我后文推出‘爱情’的定义的理论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两个不认识的人,通过几句话就有可能建立感情。为什么你看着一支笔,脑中却会出现‘她/他’的一举一动。而另外一支笔,就算样子长得一样,也没有那种感觉。所以赋予的时候是有两个条件的。一。要有联系。二。要有感觉。如果你读懂了我前面的话,那么这两个条件不用解释也应该懂的。
当然,我遇到了很多的朋友都还没有找到这一生的目标,回答不了“我一生到底想要什么?”这样的问题。富贵的生活?美满的婚姻?辉煌的事业?和睦的家庭?健康的生命?积极的人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又不知道如何来取舍!问我应该怎么办?我当然不会告诉他们标准的答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只会告诉他,再等等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境的变迁,责任的加剧,心境的变化,经验的增多,经济的压力,他们的目标会逐渐清晰,到时候自然会知道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就算‘目标’那时仍不清晰,那么也总会遇到一两次的“触动”“感动”吧!到那时也自然会知道赋予这些‘想要’的东西!‘触动’与‘感动’的东西以什么样的意义,即有了目的,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意义!……差别就在,有的人花时间少,有的花时间多而已。
我现在很烦一件事!有的朋友一上来就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范围太广了。往往别人一问。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并不是我说不出来,而是我说了也白说!并不是我告诉你!生命的意义就是寻找幸福,寻找快乐。或者是证明自己,达到目标。然后你就会觉得有道理。于是你找到了你生命的意义!你就去寻找快乐!就去证明自己什么的。讲的这些东西最多也只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参考。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真正回答。(有的人能赋予别人‘意义’,实际上我也能,但是我从来不会利用别人的迷茫,去套上自己的思想。我只会去引导别人发现自己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别人:“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以上讨论的东西,全是为了让人找到自己的意义的参考,仅为参考!)
一个人找到生命意义的时候,一定是在心潮澎湃,思绪繁杂的时候。不到一定的时间场合。是感受不到意义的真谛的。就如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栋梁一样,我们都知道这一句话是对的。但是真正懂得“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栋梁”这句话含义的时刻,绝对不会是妈妈告诉我们这一句话的时刻!而是我们学会了承担责任,找到了使命的那一刻!所以你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寻找快乐’的时刻,一定是感受到什么是快乐或者最需要快乐的时刻。同理。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为了‘取得成就’的时刻,一定是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或者最需要成功的那一刻。你觉得的生命的意义是为了‘主的荣耀’的时刻,一定是感受到了‘主的荣耀’或者最需要‘主的荣耀’的时刻。其它的意义也是如此,我就省下一个排比句了!
其次,因为这是文字,是虚拟的画面,说不定让客官看得血脉贲张,但一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就会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那是因为任何成功,成就除以N*365以后都会变得很小。任何成就分解到每一天来看,都是平凡的。所以,意义是蕴藏在平凡之中的。再与众不同的人生被分解后都是平凡的生活!我遇到的感叹生活无趣的大虾可不在少数。
还记得我讲过的真理二吗?无序的系统,给它足够的时间,就会变成有序的系统。找不到意义就是无序的状态,经过时间的迁移事物的变化,变得有序――有意义,这是上面那段话的理论依据。而本节中,我没有提到关于动物生命的意义,本着了非鱼焉知鱼之乐的原则,以及在动物还没有进化到思考活着的真谛的领域,所以这里讲的一切都是对人而言,是去经历人间,自己领悟.
最开始,我就已经讲过,快乐的人生是单纯的人生,快乐的世界是单纯的世界!所以真正快乐的人生,存在于不思考生命的意义的人群当中!不过这话也是废话。读到这里的人都单纯不了,也快乐不了。因为这本书的基调就决定快乐的人是不能忍受最前面六节的无理取闹!快乐不迷徒,迷徒不快乐!所以迷徒们想要快乐,我可以试着给大家一点建议:回归单纯!
破茧十策之:回归单纯!
回归单纯很难,如果做不到,我还可以再给一点回归单纯的方法:我单纯?我不单纯?我还是单纯!
而我,莫如冰——作为世界上最强的迷徒。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正确性与价值。因为,我——已经回归了!——摘自《迷徒》第十节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的解释2:
人,应当丰富人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快乐的生活。为社会和平,发展,奉献自己应有的精力,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生命的意义’的解释3: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古老的问题难倒了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畅销书作家布拉德里·特雷弗·格里夫用他特有的轻松和激情最终做出了回答: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
生命从诞生开始,就不断学习与成长。透过学习和调适,精神力增强,心智也越来越发达。每个人都用其心智,去面对自己的遭遇。生存的挑战,带来更多的成长和智慧。生命就像北宜公路一样,遇到大山,就迂回前进,历经过九弯十八拐,才登上山峰,接着翻山越岭,极尽曲折,才达到目的地。
生命的历程是艰难的,所以要不断学习和历练,而且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才不致迷失,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
现在,你一定会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所创造的成就没有一个人能在死的时候带走,每个人都是空着手来,最后空着手回去,那么意义在哪里呢?唯识心理学把生命当成一个历程(假),透过生命的历程,让我们内在的觉性与智慧得以成长和成熟。它在生命完成时,又有了一次转弯;他看到一个光明的自己,面对一个柳暗花明的新精神世界。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我,它不是他的名字、不是他的自我观念,也不是他的知识、经验和情绪。这个内在我是一个空性的实体,但却是个发展知识、经验和精神力的根源。
人所受的挑战和创伤,对个体而言,是一种学习和启发,当他碰到困难时,要设法解决它,超越它,这时精神力和智慧也就得以增长,相对地生活也增添了幸福。
唯识心里学把人生视为一趟旅行,说人生如旅。旅行有苦有乐,克服许多苦,才得到快乐,虽然旅程结束时,我们无带回壮丽的山河,也带不回秀色风光,但只要努力实现一趟成功愉快的旅行,内在的我就能得到更多启悟和喜悦。
把生命看成一趟旅行,对于途中经历的事物,就能以局外人来看待它,那么情染就可以减少,烦恼和困扰容易消褪,这会令人更有心力旅行下去,直到生命的完成。
有时,唯识家把生命视为梦,但还是要筑一个好梦,梦醒时自己会自豪地说:「嗯!我做了一个好梦。」唐朝时白居易拿这个问题请教鸟窠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若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在梦中。」
鸟窠禅师的回答,却直指当下,把生活解释为梦,并对生命的过程,做了直接了当的回答,他说:「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和需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人生虽然如梦,却不可以醉生梦死;因为我们要在如梦如旅的生命过程中成长,让我们的智慧和精神力得到启发,这是生命的意义,也是我们应有的终极关怀。
佛陀在《阿含经》中常对弟子提示,告诫弟子努力生活和成长,以便回答自己是否真正开悟,是否在心智上得到充分的成长。他告诉弟子,到终老时要如是反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我们要回答自己的生命是否实现慈悲和智慧这两个课题,因为它是生命成长的「梵行」。如果你用它来实现自己的一生,那么生活的幸福感和佛性的启发,就同时得到成就。人生如旅,所作已作,但它只是旅途,重要的是这位旅者已经成长为圆成实的佛性。你就不会在原地踏步轮回,而迈向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从本书一开始,就提出这段经文,现在到了结尾,又重述它。因为这段话活泼精辟地表达了生命的意义与希望。
唯识家也把人生比喻成一场戏,戏演完了,无论是剧本、角色和道具,乃至剧情中的情节,都只是戏而已,重要的是这个表演者经过努力的演出,已经成为有智慧、有爱心的觉者。就好像是一位明星一样,将回归到更高的精神世界。
这样去参透生命,世间的生涯、事业、家庭和幸福,与生命的终极归宿,并没有冲突。生命的过程就是向上的回向,是天国或是极乐世界,就只是名相上的差异了。
这样去看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独特的,必须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生活,在自己的遭遇中学习成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中,学习慈悲与智慧。至于他的职业、贫富、贵贱、学历以及性别,都无碍性灵的成长。
所以,众生是平等的,佛陀在灵山法会上,以「拈花微笑」来表达生命实现的宗旨。每一个生命的因缘和遭遇都不相同,但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实现,都能从生活中福慧增长,走向光明的世界。生命就像佛陀手中的那朵花,无论你是什么花,重点是花开了,实现了,而且对它报以喜悦的微笑。而能让生命之华绽开的就是般若,即是佛性。
除了这个佛性之外,没有别的可以修证,它就是《楞伽经》中所谓证自圣智了。于是,生命的最后终极意义不是一般的我识或自我,终究是一个觉性,充其量我们称它叫觉者,而不是自我。
人的自我发展到了更高层次,它的信心和自在感就不会执着在自我这个「我相」里,他一方面明白到我相只不过是收集许多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形成的概念而已,于是看清它原来是一个影子,不是真实的我,而从中解脱。另一方面,由于自我功能的成长,信心和自尊具足,于是不再执着于自我。当一个人能放下我执,而原本的觉性真我就自然显露出来。这就是见性的契机了。因为圆成实的自性已经展现在眼前了。于是,我们必须把唯识心里学的人格理论,做个解释,以便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依唯识论的说法说法,人的「我」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现实的我(依他起性形成的我)、理想的我(由执着所起的我)和圆成实的我(佛性的我)。这三者的互动情形,表现出个人的自我功能、心理健康状况。兹分述如下:
壹、 现实我的超越
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显现的我,它是一团「识」的结合体,不是本质的我。现实我识个体透过「依他起性」所形成的一堆信息和自我观念。
从唯识学的观点来看,自我观念是个人生活经验的产物,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适应环境的观感,以及生活上满足需要的方法和欲求,结合成为一个我相。在这个我相里包括了自己的种种心里需要、行为模式、情感的反应、能力和想象力。
现实我是自己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它本来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对自己所执着的自我形象,都是自性与因缘互动所生的意识活动,而不是实存的。然而,这个被一般人认为是实实在在我,在佛经里却被视为假我或影子,认为它不是本来就有的自性。
《楞伽经》里谈到「无性」的问题,说自我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具体掌握的自性,如果有的话,也只不过是生活经验的因缘互动所产生的自我印象,而那些印象毕竟是外来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如果拿因缘所生的我相当作自己,简直就像把梦境当真一样的犯了错误。然而实际的我是人类生存现象的自然表现,我们离不开这个因缘所生的我相,也不可能逃避这个我相,因为它是生活的轨迹与倒影,它伴随着生活自然出现。这一来《金刚经》上所谓的「无我相」,指的不应该是没有我相的存在,而是指一个人不要被我相所束缚,要从我相之中醒觉过来,否则就会坠入一个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里,而生活在一个狭隘的心理生活空间,失去活活泼泼的生活力。
人类从生活中所形成的自我印象,还包涵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它累积成许多的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经验的直接产物,它是经过智慧觉照之后所产生的现象。这些知识并不是恒常的,知识往往只是暂时的答案。因此,人如果没有透过醒觉的功夫,会把知识当作真理,把社会规范当铁则,那么这个我相所储存的知识在事过境迁之后,会成为误导我们的邪知邪见。
现实我是触目遇缘的生活经验所编织的知识、自我观念和情感状态。虽然它是环境的产物,但就现实生活层面而言,是不能予以否定的。对待这现实的我相,只要能不执着于它,能空掉对它的执着,就可能把生活经验的素材,化为提升精神生活的资粮,成就德满圆觉的最高生命意义。
佛陀以空来教诫人,就是要我们放下那个非属于自性的我相,所以才在《楞伽经》中特别提出相无性,生无性,义胜无性。意思是说,你所能感受的我相不是本有的,而是外来的,所以叫做相无性。你心中所想象的欲望和理想,也是由自己意识活动所产生的,并非本来就存在,所以叫做「生无性」。至于「你想要追求」的第一胜义和究竟觉,也是你自己识的活动所现,它不是本来具有的,所以胜义也无性。
唯识心里学提出三自性和三无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切的思想行为以及自我的观念,都是依经验因缘而形成,而不是真的有一个可以确切掌握的自性,如果有的话,就是生活经验所归摄的意识活动。从佛经的理路来判断,佛陀为了避免学生把我相视为实在,而固执于我思和我见,反而失掉了觉查的能力,所以要弟子们「受诸受而无所受,因无所受而受诸受,所以不为五受所扰。」这么一来才可能发挥智慧,光明遍照,故《中观论》中说:「汝若破众因缘法第一空义,则破一切世俗法。」(不被我执所绑架)领会到这个道理的人,纵使他人对他非难,亦能真正做到「有过则改,无则勉之」,而不动于瞋怒,不发于愁思,不形于焦虑与忧郁。平常为人,也就不会骄矜自大,不以高下分别来看世俗的事情。那时候心平气和,什么事情也就看得更透彻了。
贰、 理想我的解脱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现实我之后,就开始要跟别人比较,对自己作评估,希望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比别人富裕,比别人能干,这就由「遍计所执性」形成理想我。但是跟别人比较是永远比不完的,总是有比自己强的人,于是在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就开始有了矛盾,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于焉产生,这是苦恼和心病的来源。人为了弥补这种比较上的差距,为了避免自己内心的冲突继续下去,而设法寻求一些补偿性的出路,乍看像是自我形象维护,事实上则使现实我脱离现实,而更加执着,于是成为心里病症或病态人格的原因。
当一个人拿自己来跟别人比较时,无疑产生了许多不满和自卑,于是设法要为自己塑造一个理想的我相,这个理想的我相,会经常这么想,「我其实不是你所想象的那种可怜虫,我表现给你看看,我就是这么高贵,这么慷慨,独立自主与纯洁无比。」于是他开始走向傲慢,追求荣耀,而追求荣耀与自卑之间却充满着矛盾。矛盾所造成的焦虑,可以折腾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罹患精神上的疾病。
理想我是从遍计所执的作用形成的,同时也是自己思维所产生的。理想我源于分别识比较和判断,就生活经验而言,它是价值判断的主题,也是我们毅力和意志力所寄。但若比较的结果给自己带来一个虚幻的理想时,它就脱离现实而产生心病了,这个病本是建立在对虚幻的攀缘上。《维摩诘所说经》上说:「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则为病本。」
人总是在生活中刻意要与别人比较,才有了争夺倾轧。想要得到美色和名气,想要满足各种欲望,或者想要追求清誉而与世无争时,都会产生攀缘,而攀缘将导致烦恼和痛苦。从心里学来看,人总是有了挫败和自卑之后,才需要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我来麻醉自己。这时他的真我就相对不能发挥功能,自我强度也跟着衰弱下来,而正常应付生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降低,生活所产生的焦虑也随之提高。根据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柯永河先生的研究,个人的焦虑与自我强度息息相关。自我强度如果大于生活压力,就不容易产生焦虑;如果生活压力大于自我强度,则焦虑的程度就随着生活压力而增强。生活的压力显然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有关,而抱负水平正是理想我所投影出来的自我期许。因此,理想我如果超过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愈多,其生活压力自然愈大,苦恼愈多。
参、 真我的实现
我们的内心也有一种光明性,它是个人内在的潜力,是一种无相、无生、无所谓胜义第一义谛的自性,也是智慧的本体,它就是圆成实性形成的真我。由于它是无相的,所以它能在任何形式思维中运作,能在不同的法界或范畴中存在,能表现出个人的创造性、恬淡、喜悦、自发自动的心力,同时也能表现出最纯真的性情。它不受既有经验的影响,而能发出真知灼见;不受分别好恶的偏见所隐瞒,而能表现出平直自由的判断。这个自性是佛经中所谓「不可思议」的部分。什么叫不可思议呢?因为菩提自性是无从诠释的,它一经诠释即刻变成形而下的限定性;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本体,它如如实实地存在着。
自性是没有性相的,是不能用增减的形式或量化来界定的,更无所谓最高等胜义。它是智慧,是人类能不断提升和成长的「可能性」,是人类创造力和知识之不断改造的力量。这种力量或可能性是无从描摹的,但一表现在生活上,则能透过智慧与大爱,去实现生命。
我们在唯识心理学上说要转识成智,把意识和经验化为生活的智慧,成为解决生活问题和证悟生命究竟的资粮,就要靠真我的功能。我们透过真我的智慧,把从眼、耳、鼻、舌、身所摄受的各种与料(因缘)化成为所作智,成为立功、立德、立言的菩萨行。把意根的活动转变为妙观察智,成为独立思考的基础。然后把分别识这种构成理想我的意识和分辨,转变为平等性智,在众生平等、自性清净下,得到性灵上的自由。最后,全部成就了大圆镜智;亦即是就一切功德而又不执取一分一毫;对一切众生的布施和救度,都无所求;建立一切功业而无丝毫我执。这就是「无所住而行于布施」,是华严经教所谓的「无缘大悲,同体大悲」,这就是真我,也是清净法身。
我们的生活是建立在心与境的的不断交互作用上,心是指内在动机、思想、知识、情感和潜意识的整体,我们可以称它是人格。另一方面,境是指环境和别人对自己的观感及交往之种种。这种心境的互动就构成了所谓的因缘。因缘就是构成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基本因素,所以因缘所生的种种事项和心理活动,都是有为法,都是不属于自性(本有的天性),所以都是假相,而非实相。唯有透过自性的空性,去摄受由缘所生的生活经验(俗谛),才可能周遍含容成就一切种智(中谛)。中谛就是真我的根本,是常、乐、我、净的源头,是生命实现的根源。
从唯识人格理论的观点来看,当一个人的自我功能提升,自尊健康起来的时候,其对于自我(我相)的执着,也就渐渐放松,分别识所形成的理想我,也就渐渐放松,分别识所形成的理想我,也就不会脱离真实,从而化成主动性和成长的动力。这一来,内在的佛性也就能展现它的功能,去实现个人的人生。
现在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生命终极的意义了。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他的人生,去学习与成长;透过一次又一次的转识成智,一回又一回的转弯。他在生命的历程中,实现了爱,用智慧去实现它,完成他唯一、独特的生命大戏。然后,从戏台上走下来,放下一切道具,而戏的主角已然成为一个悲智双运的觉者。
生命走到终点时,不是问你得到什么地位、财富、权力、健康等等,而是问你是否用手上的资粮,以悲智双运的力量,去实现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具备了让自己生命有意义的能力。
不是什么翱翔啊、鹰击长空啊等等词汇可以形容的,看你的语气你应该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吧!也只有你们这类群体有时间矫情了!!
生命就是一个人的价值 有一个人没有了生命就等于没有了价值
在生活中 只有活着才可以知道 价值的体现有多么重要
一个人没有了生命 就等于没有了用一切
没有了一生
欲望、报复。
完美是相对不完美的,没痛苦怎么知道快乐的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