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和十八般兵器分别是什么?

2024-11-30 09:12: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最早十八般武艺和十八般兵器是以回事

就现在看来诸多版本实际上还是重合很多

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 2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 鞭、锏、 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 5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艺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 1位。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4种说法:
第1种说法认为是“刀、 枪、剑、戟、 □、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图1叉)。
第2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 3件改为:代、抉、弓矢。
第3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 斧、钺、钩、 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

常说的“十八般兵器”早先是叫“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这个词据说始见于南宋武状元华岳编的《翠微北征录》。十八般兵器的说法杂芜不一,比如《水浒传》里曾写到史进学习十八样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杈”。而其它典籍记载有:“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就是指徒手的武术)。”还有九长九短说:“九短为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九长为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当今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有长刀和短刀之分,按功用分,有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两刃刀、飞刀等等。刀在青铜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因为在大规模车骑战斗中比剑更实用,渐渐取代了剑的地位。西汉时出现了柄呈环形的铁质长刀,一侧开刃,另一侧是厚实的刀脊,不易折断。到了三国时期,刀已成为军队中普遍装备的短柄格斗器具,三国时期关羽所用“关刀”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龙图案,又称青龙偃月刀,刀头有钩,刀背有突出锯齿利刃,故又名“冷艳锯”。之后人们更加注重钢刀的质量,精益求精。宋朝的《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刀就有手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等多种。明代则多仿日本刀式,造双手握柄的长刀。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等,勇猛彪悍,素有“刀如猛虎”之说,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矛在早期和槊混称,是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长兵器,由尖利的矛头和矛柄组成。分为马槊和步槊,早期战车上也配备有矛,作为进攻兵器,大规模兴起于汉末。矛比较长,通常为两米左右,有的竟可以达四米多。《三国演义》中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就是矛的一种,其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矛用于骑兵作战曾经很有效,但是由于很长,不经过严格训练不容易掌握,以后开始向枪转变。

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唐代之后善枪的很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可见马上用枪已经出现在军中。宋、明两代为枪的最盛时期,创造了式样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用于步兵和骑兵。有长枪、钩镰枪、九曲枪、梨花枪、笔枪、雁翎枪、绿沉枪、浑铁枪、龙头枪、龙刀枪、虎牙枪、虎头枪等。梨花枪比较特别,是长枪和火器的结合兵器,用长枪缚一喷火筒,用火药烧灼而杀伤敌人,也可用枪头刺杀,宋代李全之妻杨妙贞所创此枪套路,世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枪为“百兵之王”,长而锋利,使用灵便,精微独到,很多名将都用枪,比如赵云、杨家将、岳飞等等。枪法种类繁多,但都以灵动快捷的招法见长,著名用枪者往往自己也会因此增加潇洒灵动之气。

剑,属短兵器,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称,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一度曾非常流行,无论是作战还是仅仅作为士大夫的配饰,都有剑的身影。汉代剑术已甚精备,击剑、斗剑显示了武艺造诣的深浅。铸剑术体现了古代金属加工工艺的水平。古代传说的名剑很多,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剑运用起来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优美自如,飘洒轻快。但是由于不适合于阵地作战,剑渐渐地退出战场,先是作为将领随身佩带的辅助短兵器,后来就成为修炼、装饰、礼仪、健身甚至辟邪镇灾的器具了。

戟,由戈演化而来,为戈、矛合体的兵器,有长戟、短戟之分,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主干做枪形,锋尖之下横出两档,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从而使戟具备了钩刺劈砍等多种攻击性能。长戟分为方天戟,青龙戟、蛇龙戟、月牙戟等。戟乃兵中之龙,外形威武漂亮。三国时代很流行用戟,《三国志》上有记载:“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可见当时戟不仅流行,而且较重,吕布马上用戟更是天下第一。晋代之后的长兵器重视枪,戟已开始降为仪仗之器,到宋代就很少用于战场了。不过我倒是很喜欢戟这种兵器,威风而又漂亮。

开山、金蘸、月牙、宣花,这些都是斧的别称。斧属重兵器,刃薄背厚,杀伤力大,分为长柄大斧和短柄阔斧,前者多用于马上交锋,后者多用于步战搏斗。用斧需要有较大的力量,所以使斧的大多是威风凛凛的力士猛将,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三国的徐晃、《说岳全传》中的金国大将金兀术、《水浒传》里的李逵,都是使用斧的能手。元代军队经常用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使用灵活。

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钺虽然早已有之,但到战国之后就已渐失其战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礼乐舞蹈之用,可见实用性不强。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分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晋朝大将闵冉用过钩,悍勇无敌。

叉是古代作战时长刺武器之一,最先本是一种生产工具,远古人们打猎捕鱼,大多用叉。有三股叉,即三须叉,又名三角叉,其形与牛头相似,号称三股托天。有两股叉,又名龙须叉。还有五股叉,形如烈焰。民间舞叉也很有特色:让叉在身体各处盘旋舞动,琅琅作响,很具有观赏性。

鞭亦为短兵器之一种,其由来与锏大致相同,《武经总要》中说:“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铁鞭唐代已广用之。”有竹节鞭,虎尾鞭,水磨钢鞭等数种。唐以后就有用鞭的将军,唐初的尉迟敬德、后梁的王彦章都会用鞭。宋代用鞭者多,梁山好汉呼延灼、孙立等都善于用鞭。而枪鞭夹用,是古时候流行的武将作战方式。

锏属短兵器,一般长四尺左右,铁或铜制,锏身为四棱或圆弧形。兵器经锻造成型之后,锏身往往经过镏、镀等工艺处理,以增加美观性,故有金装锏、亮银锏等等。锏往往做为武将们手中的辅助兵器使用。锏一般不单用,法重双行,故后人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隋唐时候的双锏大将秦琼马踏黄河两岸,威名赫赫,他与南宋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是古代使用锏的代表人物。

锤又名锥,属短重兵器,外形多为球形或瓜状,由于份量沉重,使用起来杀伤力极强,所谓“锤铛之将不可力敌”。战国勇士朱亥,为了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铁锥击杀晋鄙,后来的力士博浪沙椎击秦始皇,用的就是早期的锤。宋朝时候锤已经广泛使用,相传岳飞麾下著名的“八大锤”,就是四位使锤的猛将,岳云锤打金弹子,广为流传。元朝蒙古骑兵也善用铁锤,后来早期清军也很喜欢用锤。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它由矛和棒演变而来,其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悍猛的将领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部还装有三棱铁,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称,曹操横槊赋诗,用的可能是类似矛的武器。而唐初单雄信用的枣阳槊,就已经独立成形了。

挝是一种构造较复杂的兵器。宋代有两种抓型的长兵器,一种抓枪,长二丈四尺;一种抓子棒,无刃而有铁爪,都有击抓之作用,可能是其雏形。《武备志》上图示了一种双飞挝,“用净铁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丢去,著身收合,回头不能脱走。”挝的五指具有机械活动能力,被抓住即难逃脱,后来出现的飞抓可能就是承袭《武备志》的双飞挝而制成的。

镋是长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枪尖,称为“正锋”,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七尺左右。有凤翅镋、雁翅镋、牛头镋、溜金镋、锯齿镋和流星镋等几种。隋朝大将宇文成都传说就使用凤翅镏金镗,威猛罕匹,仅次于李元霸。

武林中把棍作为“武术之王”。大棍长八尺有余,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而齐眉棍舞动时灵活多变,棍声呼啸,气势极为勇猛。水泊梁山九纹龙史进,就是一个用棍的高手。我国棍术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赵太祖腾蛇棍、贺屠钩杆、牛家棒、孙家棒、俞大猷棍法等十几种著名棍法。少林棍僧名扬四海,史料记载俞大猷还曾经指点过少林武僧的棍法。

棒同属棍种而稍短。棒长一般约五尺,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哨棒长约四尺,比齐眉棍短,硬藤制,为古时军营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杆棒如齐眉棍,但亦短。俗语有“棒齐胸、棍齐眉”之说。民间传说隋末靠山王杨林善于使用双棒,而宋太祖赵匡胤善于用杆棒,有“一根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之说。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金箍棒,降妖除怪威力无穷,似乎应更近于棍。

流星锤是一种以绳索系住锤体,握于手中,击打有一定距离的对手的暗藏武器,属软兵器类。又名飞鎚、飞锤、流星鎚,使用者需要很高的技艺。

铲为古兵器,属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头似弯月,月牙朝上,装以长柄,刃与柄呈丁字形。铲起先源于生产活动,后来演变成军事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更广,比如僧侣多用铲,平时可代替扁担,或供开路使用,所谓方便铲是也。

弓(弩)箭因具有较远距离杀伤的特点而备受古代军队重视,用于非接触作战。古人依赖膂力开弓射箭,优秀射手能拉开数十公斤的强弓,有效射程应在数十米以上,如果借助更强的弓和机弩,远的可以达到数百米以上。古代名将将骑射作为必修的技艺,善射者极多。弩的射程要比弓更远,三国、唐朝都出现过威力巨大的各类机弩。弩在宋代得到大发展,偏重步兵的宋朝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马民族入侵的利器。而随着更远距离、杀伤力更大的火器的出现和发展,弓弩的地位就渐渐失去了。

盾也叫干,虽然也是兵器,但是很少被作为独立的兵器提及。盾的用途主要是防御,抵挡进攻兵器的杀伤,有时也作为助攻武器。选材有木、皮革、藤和金属。一般用木、皮的多。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用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的防御。长期以来是单兵防护的必备器具,至今在防暴警察队伍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要谈的是一种一度统治华夏而后衰落的兵器——戈。在盛行车战的时代,戈的作用很大。但是戈的缺点也比较多,头部容易脱落,所以戈用绳索绑缚头部,看起来很简陋,但是可以重新捆上。戈的长柄需要挥动,攻击速度慢,而且攻击动作单一。由于使用方法的限制,随着战车的衰落,戈也退出了战场。

回答2:

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 2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 鞭、锏、 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 5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艺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 1位。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4种说法:
第1种说法认为是“刀、 枪、剑、戟、 □、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图1叉)。
第2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 3件改为:代、抉、弓矢。
第3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 斧、钺、钩、 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

十八般兵器总说(转)
1. 传统兵器「九长九短」

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2.《周礼·夏官司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先郑云:「戈、殳、戟、酋矛、夷矛。」

3.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4.南宋永嘉年间<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前日两个小人,一个道欠钱,一个道不欠钱,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会白厮打。」

5.元曲中大量出现十八般武艺之说,说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仍未见详细内容。

6.明何良臣《阵纪·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长编列之,宜随其地势,每以枪、筅、弓、弩、标、铳为长兵,刀、镰、叉、钯、牌、斧为短器。」

7.明嘉靖郭勋刻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拔,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8.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9.朱国祯《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为「挝」,当属音同假借。

10.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11.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矛、椎、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12.元兵西征时,从各地带回一些兵器,种类繁杂,看来「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之说,是一种统称或概算。

13.成语俗谚中,与兵器有关者:一箭双雕、借刀杀人、回马枪、拖刀计、杀手锏、流星椎、

14.历代名人所使兵器:关公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长矛、吕布方天画戟等……

二.出土兵器考证

1.1975年,在二里头遗址发现铜戈、铜戚各一把,是目前出土的最早金属兵器。

2.二里头出土的兵器中,有青铜制的钺、戈,和大批的铜镞。

3.从1928年起,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岗的殷王墓中,发现了一层带木柄的青铜戈,共有六十九支。还有成捆的青锾矛一层,每捆十支,共七百余支。说明商代的青铜兵器的生产,已经很可观了。种类也相当齐全,计有矢、戈、矛、大矛、短刀、大刀、斤、钺、盔、弓和兵车等。到商代后期,有不少的改进,用途更趋向专门化,以刀为例,就分成砍杀用的大刀,以及修制武器用的小刀等。

4.西周时代,制造青铜兵器的技术,较商代更为提高,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前1120年)木椁墓,出土五十四件青铜兵器,另有盔、甲、盾等防护具一百四十三件。五十四件青铜兵器中,包含了:戈31、戟9、刀2、钺1、短剑6、匕首1、斧1、矛1。至於其中的銎戈、宽胡斜刃戈、三銎刀、鹰首短剑、马首短剑、带铃匕首,都是首次发现的。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5.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镦,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秦代的剑显得窄、长、薄,刀锋锐利,呈银白色,剑、矛,戟的光泽度很高。

一弓: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看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

四刀: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飞刀。

五剑:

六矛:

七盾:

八斧:

九钺: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锏:

十三槁:(挝)、骨朵、锤、锥、椎。链子锤(流星锤)、蒜头锤、骨朵锤、卧锤、重锤。

十四棍:双头棍、操钩棍、狼牙棍、闷棍、脚棍、齐眉棍。

十五叉:

十六耙头:铛钯、钯、扒、省钯、铲、月牙铲、马叉、(省=伤-人)

十七绵绳套索:

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详解:

一、弓:

1.汉刘熙《释名·释兵》:「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言箫梢也;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抚,抚也,人所抚持也。箫抚之闲曰渊,渊,宛也,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遗址发现二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燧石镞头。用很薄的长形石片制成,尖锐周正,已具备镞头的形式。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於是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曰:『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之谓也。於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后,楚有弧父。弧父者,生於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於羿,羿传逢蒙,逢蒙传於楚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琴氏乃横弓著臂,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三侯,所谓句、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累世,盖以桃弓棘矢而备邻国也。自灵王之,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人受之於楚,五世於臣矣。臣虽不明其道,惟王试之。……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泪卵,左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忑正射持弩之道也。』」

《易·系辞下》:「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世本》:「探作弓,夷、牟作矢。」

《左传》曰:「楚灵王次於乾溪,右尹子革夕,王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僻在荆山,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

《初学记·武部·弓》:《韩诗外传》云:「齐景公使人为弓,弓人之妻曰:『此弓者,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四物者,天下之精材也。』」

《周礼·夏官司马》:「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王弓、弧弓,以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侯鸟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堠矢,用诸近射田猎。」

周时有王弓、弧弓、夹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种。它们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车战,夹弓、瘦弓用於田野狩猎和弋射飞鸟,唐弓、大弓用於习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长和体力,区分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六尺三)、下弓(六尺)。

汉代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弓身多半镶有铜饰或玉饰。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孟子》:「逢蒙学射於羿。」《荀子》:「羿、逢门者,善服射。」《史记·龟策列传》:「羿名善射,不如雄渠、逢门。」

《史记·李将军列传》:武帝朝之飞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逢门射法》二篇、《阴通成射法》十一篇、《李将军射法》三篇、《魏氏射法》六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五篇、《蒲苴子弋法》四篇。共计八种

《魏书·李安世传》: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其妹雍容尤善骑射,百姓为之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二、弩:

汉刘熙《释名·释兵》:「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弩的射程比弓远。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

《战国策·韩策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许慎注《淮南子·真篇》: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韩有溪子弩。」少府,官府名,少府所造之弩。时力,作之得时,力倍於常,故名时力。距来,当为「距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汉代的弩,有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两种。

诸葛亮在蜀时,曾制造一种连弩,称为元戎,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枝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板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武术论集P164)

晋代的弩较汉代大,有「万钧神弩」之号。如晋安帝义熙六年十二月(西元410)刘裕用万钧神弩,连破卢循。

宋神宗熙宁元年(西元一0六八),李宏发明踏张弩,名叫神臂弓,《宋史》说:「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具有射程远,重量轻的优点,所以一直流传到明代。

北宋时,床弩盛行,《武经典要》载有双弓的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经不用为战斗武器了。

三、枪: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后,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康用的就是杨家枪法。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於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枪趋於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四、刀:

汉刘熙《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其末曰锋,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饰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埤玉+卑

郭子横《洞冥记》:「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初学记·武部·刀》)

《初学记·武部·刀》:历代有吴刀、赤刀、容刀、鸾刀、郑刀、孟劳、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鸣鸿刀、百辟宝刀、百链、青犊、漏影三刀。

曹丕《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作露陌刀,一名龙鳞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收入《汉魏丛书》中)p747。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於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唐代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刀在军事上的应用,已超了过剑。

《唐书·杜伏威传》:「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

宋代,承袭三国、两晋、隋、唐之制,传统单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铁刃也宽。其余大刀则广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双手握柄砍杀的长刀,可以削断或砍损对手的长兵之柄,。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於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工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

五、剑:

剑是短兵的一种,脱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可割可刺,抵御匪寇与野兽。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佩备。连冯谖与汉初的韩信,虽然贫至无食,也仍然随身携带。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於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历史。

《初学记·武部·剑》:「其后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吴有干将、镆耶、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管子》曰:「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此剑之始也。」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袁公,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袁公即执林于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於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所谓「门户阴阳」,即斗剑时进退纵横之法。而「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则是描述斗剑时精神贯注,从容不迫,观变进招的形态。)

金庸更将此段传奇,写进了他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划与探讨。

在剑的演练中,一般分为「站剑」和「行剑」两种。「站剑」一般指动作迅速敏捷,静止动作沉稳,富雕塑性。而「行剑」则相对显得停顿较少,动作连续不断,均匀而有轫性。同时剑还有长穗、短穗之刀,穗又称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动以惑敌,演练时显得龙飞凤舞,形象优美。尤其长穗,随剑飘舞,更显神妙。

练剑要求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绿水亭杂识四》中说:剑「锋锷如槊刃,而以身为之柄,微州目连猷人之身法,轻如猿鸟,即剑法也。」这里说的「以身为柄」,就是说以身领剑,这是练剑之要。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典略》:「周有屈卢之矛。」)

汉刘熙《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曰镡,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锋,锋末之言也。」

《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邓师,邓国有工铸剑,因名邓师。宛冯,宛人於冯池(荥阳)铸剑,故号。龙渊,河南西平有龙泉水,亦名龙渊,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名。太阿,《吴越春秋》:吴有干将,越有欧冶,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於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於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怍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卢之剑於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风胡子而问,……风胡子曰:『臣闻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鱼肠之剑已用杀吴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卢入楚也。……臣闻越王允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无益於人,故以送死。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

《初学记·武部·剑》:赵晔《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剑五枚,三大二小,三曰豪曹。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实非宝剑也。今豪曹五色,黯然无华,已殒其光,亡其神,此剑不登斩而辱,则堕於饮中矣。』王曰:『寡人置剑卢竹上,过而坠之,断金兽之颈,饮濡其刃,以为利也。』」

《初学记·武部·剑》:《吴越春秋》又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四曰鱼肠,五曰巨阙。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取豪曹、巨阙、鱼肠等示之,薛烛皆曰:『非宝剑也。』取纯钩示,薛烛曰:『光如屈阳之华,沉沉如芙蓉始生於湖,观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於塘,此纯钩也。』取湛卢示之,薛烛曰:『善哉!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寄气托灵,有游出之神,服此剑,可以折冲伐敌,人君有逆谋则去之他国。』允常乃以湛卢献吴,吴公子光弑吴王僚,湛卢去如楚。」

《史记·苏秦列传》裴《集解》引《吴越春秋:「楚王召风胡子而告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寡人欲因此请二人作剑,可乎?』风胡子曰:『可。』乃往见二人作剑,一曰龙渊,二曰太阿。」

《初学记·武部·剑》:《贾子》: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周官》:「桃氏为剑,腊(两刃)广二寸有半寸,两从半之(剑脊两面杀趋锷者),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

《孔子家语·好生》:「子路戎服见於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剑自卫乎!』」

《庄子·说剑》:「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者,岁百余人。」由此可见,当时剑术是作为主要武艺存在的。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张良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剑道》三十八篇。

汉代剑术已甚精备,斗剑中显示了武艺造诣的深浅。曹丕《典论·自叙》:「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将军非法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注引)这段有声有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剑术的高超和斗剑风的兴盛。

杨泉《物理论》:「阮师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灵,七月庚辛,见神於冶监之门,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链,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夹刃,方口洪首,截轻微不绝丝发之系,斫坚刚无变动之异。」

但自唐开始,士大夫心理充满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说,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一若此数尺刚铁,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者。於是家悬一剑,即以为祥,不习剑术,而以为剑自可以御敌而胜。所以自唐以后,剑类短兵,有一支为释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从征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佩刀者渐多於佩剑者,这显然对剑术的发展有相当的阻作用。

舞剑在唐代兴盛起来,杜甫<舞剑器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

回答3:

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 2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 鞭、锏、 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 5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艺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 1位。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4种说法:
第1种说法认为是“刀、 枪、剑、戟、 □、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图1叉)。
第2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 3件改为:代、抉、弓矢。
第3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 斧、钺、钩、 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

常说的“十八般兵器”早先是叫“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这个词据说始见于南宋武状元华岳编的《翠微北征录》。十八般兵器的说法杂芜不一,比如《水浒传》里曾写到史进学习十八样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杈”。而其它典籍记载有:“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就是指徒手的武术)。”还有九长九短说:“九短为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九长为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当今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有长刀和短刀之分,按功用分,有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两刃刀、飞刀等等。刀在青铜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因为在大规模车骑战斗中比剑更实用,渐渐取代了剑的地位。西汉时出现了柄呈环形的铁质长刀,一侧开刃,另一侧是厚实的刀脊,不易折断。到了三国时期,刀已成为军队中普遍装备的短柄格斗器具,三国时期关羽所用“关刀”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龙图案,又称青龙偃月刀,刀头有钩,刀背有突出锯齿利刃,故又名“冷艳锯”。之后人们更加注重钢刀的质量,精益求精。宋朝的《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刀就有手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等多种。明代则多仿日本刀式,造双手握柄的长刀。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等,勇猛彪悍,素有“刀如猛虎”之说,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矛在早期和槊混称,是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长兵器,由尖利的矛头和矛柄组成。分为马槊和步槊,早期战车上也配备有矛,作为进攻兵器,大规模兴起于汉末。矛比较长,通常为两米左右,有的竟可以达四米多。《三国演义》中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就是矛的一种,其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矛用于骑兵作战曾经很有效,但是由于很长,不经过严格训练不容易掌握,以后开始向枪转变。

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唐代之后善枪的很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可见马上用枪已经出现在军中。宋、明两代为枪的最盛时期,创造了式样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用于步兵和骑兵。有长枪、钩镰枪、九曲枪、梨花枪、笔枪、雁翎枪、绿沉枪、浑铁枪、龙头枪、龙刀枪、虎牙枪、虎头枪等。梨花枪比较特别,是长枪和火器的结合兵器,用长枪缚一喷火筒,用火药烧灼而杀伤敌人,也可用枪头刺杀,宋代李全之妻杨妙贞所创此枪套路,世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枪为“百兵之王”,长而锋利,使用灵便,精微独到,很多名将都用枪,比如赵云、杨家将、岳飞等等。枪法种类繁多,但都以灵动快捷的招法见长,著名用枪者往往自己也会因此增加潇洒灵动之气。

剑,属短兵器,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称,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一度曾非常流行,无论是作战还是仅仅作为士大夫的配饰,都有剑的身影。汉代剑术已甚精备,击剑、斗剑显示了武艺造诣的深浅。铸剑术体现了古代金属加工工艺的水平。古代传说的名剑很多,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剑运用起来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优美自如,飘洒轻快。但是由于不适合于阵地作战,剑渐渐地退出战场,先是作为将领随身佩带的辅助短兵器,后来就成为修炼、装饰、礼仪、健身甚至辟邪镇灾的器具了。

戟,由戈演化而来,为戈、矛合体的兵器,有长戟、短戟之分,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主干做枪形,锋尖之下横出两档,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从而使戟具备了钩刺劈砍等多种攻击性能。长戟分为方天戟,青龙戟、蛇龙戟、月牙戟等。戟乃兵中之龙,外形威武漂亮。三国时代很流行用戟,《三国志》上有记载:“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可见当时戟不仅流行,而且较重,吕布马上用戟更是天下第一。晋代之后的长兵器重视枪,戟已开始降为仪仗之器,到宋代就很少用于战场了。不过我倒是很喜欢戟这种兵器,威风而又漂亮。

开山、金蘸、月牙、宣花,这些都是斧的别称。斧属重兵器,刃薄背厚,杀伤力大,分为长柄大斧和短柄阔斧,前者多用于马上交锋,后者多用于步战搏斗。用斧需要有较大的力量,所以使斧的大多是威风凛凛的力士猛将,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三国的徐晃、《说岳全传》中的金国大将金兀术、《水浒传》里的李逵,都是使用斧的能手。元代军队经常用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使用灵活。

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钺虽然早已有之,但到战国之后就已渐失其战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礼乐舞蹈之用,可见实用性不强。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分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晋朝大将闵冉用过钩,悍勇无敌。

叉是古代作战时长刺武器之一,最先本是一种生产工具,远古人们打猎捕鱼,大多用叉。有三股叉,即三须叉,又名三角叉,其形与牛头相似,号称三股托天。有两股叉,又名龙须叉。还有五股叉,形如烈焰。民间舞叉也很有特色:让叉在身体各处盘旋舞动,琅琅作响,很具有观赏性。

鞭亦为短兵器之一种,其由来与锏大致相同,《武经总要》中说:“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铁鞭唐代已广用之。”有竹节鞭,虎尾鞭,水磨钢鞭等数种。唐以后就有用鞭的将军,唐初的尉迟敬德、后梁的王彦章都会用鞭。宋代用鞭者多,梁山好汉呼延灼、孙立等都善于用鞭。而枪鞭夹用,是古时候流行的武将作战方式。

锏属短兵器,一般长四尺左右,铁或铜制,锏身为四棱或圆弧形。兵器经锻造成型之后,锏身往往经过镏、镀等工艺处理,以增加美观性,故有金装锏、亮银锏等等。锏往往做为武将们手中的辅助兵器使用。锏一般不单用,法重双行,故后人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隋唐时候的双锏大将秦琼马踏黄河两岸,威名赫赫,他与南宋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是古代使用锏的代表人物。

锤又名锥,属短重兵器,外形多为球形或瓜状,由于份量沉重,使用起来杀伤力极强,所谓“锤铛之将不可力敌”。战国勇士朱亥,为了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铁锥击杀晋鄙,后来的力士博浪沙椎击秦始皇,用的就是早期的锤。宋朝时候锤已经广泛使用,相传岳飞麾下著名的“八大锤”,就是四位使锤的猛将,岳云锤打金弹子,广为流传。元朝蒙古骑兵也善用铁锤,后来早期清军也很喜欢用锤。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它由矛和棒演变而来,其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悍猛的将领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部还装有三棱铁,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称,曹操横槊赋诗,用的可能是类似矛的武器。而唐初单雄信用的枣阳槊,就已经独立成形了。

挝是一种构造较复杂的兵器。宋代有两种抓型的长兵器,一种抓枪,长二丈四尺;一种抓子棒,无刃而有铁爪,都有击抓之作用,可能是其雏形。《武备志》上图示了一种双飞挝,“用净铁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丢去,著身收合,回头不能脱走。”挝的五指具有机械活动能力,被抓住即难逃脱,后来出现的飞抓可能就是承袭《武备志》的双飞挝而制成的。

镋是长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枪尖,称为“正锋”,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七尺左右。有凤翅镋、雁翅镋、牛头镋、溜金镋、锯齿镋和流星镋等几种。隋朝大将宇文成都传说就使用凤翅镏金镗,威猛罕匹,仅次于李元霸。

武林中把棍作为“武术之王”。大棍长八尺有余,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而齐眉棍舞动时灵活多变,棍声呼啸,气势极为勇猛。水泊梁山九纹龙史进,就是一个用棍的高手。我国棍术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赵太祖腾蛇棍、贺屠钩杆、牛家棒、孙家棒、俞大猷棍法等十几种著名棍法。少林棍僧名扬四海,史料记载俞大猷还曾经指点过少林武僧的棍法。

棒同属棍种而稍短。棒长一般约五尺,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哨棒长约四尺,比齐眉棍短,硬藤制,为古时军营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杆棒如齐眉棍,但亦短。俗语有“棒齐胸、棍齐眉”之说。民间传说隋末靠山王杨林善于使用双棒,而宋太祖赵匡胤善于用杆棒,有“一根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之说。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金箍棒,降妖除怪威力无穷,似乎应更近于棍。

流星锤是一种以绳索系住锤体,握于手中,击打有一定距离的对手的暗藏武器,属软兵器类。又名飞鎚、飞锤、流星鎚,使用者需要很高的技艺。

铲为古兵器,属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头似弯月,月牙朝上,装以长柄,刃与柄呈丁字形。铲起先源于生产活动,后来演变成军事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更广,比如僧侣多用铲,平时可代替扁担,或供开路使用,所谓方便铲是也。

弓(弩)箭因具有较远距离杀伤的特点而备受古代军队重视,用于非接触作战。古人依赖膂力开弓射箭,优秀射手能拉开数十公斤的强弓,有效射程应在数十米以上,如果借助更强的弓和机弩,远的可以达到数百米以上。古代名将将骑射作为必修的技艺,善射者极多。弩的射程要比弓更远,三国、唐朝都出现过威力巨大的各类机弩。弩在宋代得到大发展,偏重步兵的宋朝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马民族入侵的利器。而随着更远距离、杀伤力更大的火器的出现和发展,弓弩的地位就渐渐失去了。

盾也叫干,虽然也是兵器,但是很少被作为独立的兵器提及。盾的用途主要是防御,抵挡进攻兵器的杀伤,有时也作为助攻武器。选材有木、皮革、藤和金属。一般用木、皮的多。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用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的防御。长期以来是单兵防护的必备器具,至今在防暴警察队伍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要谈的是一种一度统治华夏而后衰落的兵器——戈。在盛行车战的时代,戈的作用很大。但是戈的缺点也比较多,头部容易脱落,所以戈用绳索绑缚头部,看起来很简陋,但是可以重新捆上。戈的长柄需要挥动,攻击速度慢,而且攻击动作单一。由于使用方法的限制,随着战车的衰落,戈也退出了战场。
回答者:凭栏看剑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9-21 21:34

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 2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 鞭、锏、 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 5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艺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 1位。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4种说法:
第1种说法认为是“刀、 枪、剑、戟、 □、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图1叉)。
第2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 3件改为:代、抉、弓矢。
第3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 斧、钺、钩、 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

十八般兵器总说(转)
1. 传统兵器「九长九短」

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2.《周礼·夏官司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先郑云:「戈、殳、戟、酋矛、夷矛。」

3.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4.南宋永嘉年间<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前日两个小人,一个道欠钱,一个道不欠钱,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会白厮打。」

5.元曲中大量出现十八般武艺之说,说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仍未见详细内容。

6.明何良臣《阵纪·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长编列之,宜随其地势,每以枪、筅、弓、弩、标、铳为长兵,刀、镰、叉、钯、牌、斧为短器。」

7.明嘉靖郭勋刻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拔,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8.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9.朱国祯《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为「挝」,当属音同假借。

10.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11.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矛、椎、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12.元兵西征时,从各地带回一些兵器,种类繁杂,看来「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之说,是一种统称或概算。

13.成语俗谚中,与兵器有关者:一箭双雕、借刀杀人、回马枪、拖刀计、杀手锏、流星椎、

14.历代名人所使兵器:关公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长矛、吕布方天画戟等……

二.出土兵器考证

1.1975年,在二里头遗址发现铜戈、铜戚各一把,是目前出土的最早金属兵器。

2.二里头出土的兵器中,有青铜制的钺、戈,和大批的铜镞。

3.从1928年起,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岗的殷王墓中,发现了一层带木柄的青铜戈,共有六十九支。还有成捆的青锾矛一层,每捆十支,共七百余支。说明商代的青铜兵器的生产,已经很可观了。种类也相当齐全,计有矢、戈、矛、大矛、短刀、大刀、斤、钺、盔、弓和兵车等。到商代后期,有不少的改进,用途更趋向专门化,以刀为例,就分成砍杀用的大刀,以及修制武器用的小刀等。

4.西周时代,制造青铜兵器的技术,较商代更为提高,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前1120年)木椁墓,出土五十四件青铜兵器,另有盔、甲、盾等防护具一百四十三件。五十四件青铜兵器中,包含了:戈31、戟9、刀2、钺1、短剑6、匕首1、斧1、矛1。至於其中的銎戈、宽胡斜刃戈、三銎刀、鹰首短剑、马首短剑、带铃匕首,都是首次发现的。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5.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镦,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秦代的剑显得窄、长、薄,刀锋锐利,呈银白色,剑、矛,戟的光泽度很高。

一弓: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看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

四刀: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飞刀。

五剑:

六矛:

七盾:

八斧:

九钺: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锏:

十三槁:(挝)、骨朵、锤、锥、椎。链子锤(流星锤)、蒜头锤、骨朵锤、卧锤、重锤。

十四棍:双头棍、操钩棍、狼牙棍、闷棍、脚棍、齐眉棍。

十五叉:

十六耙头:铛钯、钯、扒、省钯、铲、月牙铲、马叉、(省=伤-人)

十七绵绳套索:

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详解:

一、弓:

1.汉刘熙《释名·释兵》:「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言箫梢也;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抚,抚也,人所抚持也。箫抚之闲曰渊,渊,宛也,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遗址发现二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燧石镞头。用很薄的长形石片制成,尖锐周正,已具备镞头的形式。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於是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曰:『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之谓也。於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后,楚有弧父。弧父者,生於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於羿,羿传逢蒙,逢蒙传於楚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琴氏乃横弓著臂,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三侯,所谓句、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累世,盖以桃弓棘矢而备邻国也。自灵王之,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人受之於楚,五世於臣矣。臣虽不明其道,惟王试之。……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泪卵,左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忑正射持弩之道也。』」

《易·系辞下》:「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世本》:「探作弓,夷、牟作矢。」

《左传》曰:「楚灵王次於乾溪,右尹子革夕,王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僻在荆山,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

《初学记·武部·弓》:《韩诗外传》云:「齐景公使人为弓,弓人之妻曰:『此弓者,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四物者,天下之精材也。』」

《周礼·夏官司马》:「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王弓、弧弓,以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侯鸟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堠矢,用诸近射田猎。」

周时有王弓、弧弓、夹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种。它们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车战,夹弓、瘦弓用於田野狩猎和弋射飞鸟,唐弓、大弓用於习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长和体力,区分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六尺三)、下弓(六尺)。

汉代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弓身多半镶有铜饰或玉饰。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孟子》:「逢蒙学射於羿。」《荀子》:「羿、逢门者,善服射。」《史记·龟策列传》:「羿名善射,不如雄渠、逢门。」

《史记·李将军列传》:武帝朝之飞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逢门射法》二篇、《阴通成射法》十一篇、《李将军射法》三篇、《魏氏射法》六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五篇、《蒲苴子弋法》四篇。共计八种

《魏书·李安世传》: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其妹雍容尤善骑射,百姓为之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二、弩:

汉刘熙《释名·释兵》:「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弩的射程比弓远。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

《战国策·韩策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许慎注《淮南子·真篇》: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韩有溪子弩。」少府,官府名,少府所造之弩。时力,作之得时,力倍於常,故名时力。距来,当为「距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汉代的弩,有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两种。

诸葛亮在蜀时,曾制造一种连弩,称为元戎,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枝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板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武术论集P164)

晋代的弩较汉代大,有「万钧神弩」之号。如晋安帝义熙六年十二月(西元410)刘裕用万钧神弩,连破卢循。

宋神宗熙宁元年(西元一0六八),李宏发明踏张弩,名叫神臂弓,《宋史》说:「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具有射程远,重量轻的优点,所以一直流传到明代。

北宋时,床弩盛行,《武经典要》载有双弓的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经不用为战斗武器了。

三、枪: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

回答4:

“十八般武艺”说,初见于宋代戏文《张协状元》,泛指各种武艺,并非固指武艺的十八种内容。后世有关其内容的说法有多种。

其一,明代戚晋叔辑《元曲选·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若论着十八般武艺,弓弩枪牌、戈矛剑戟、鞭链挝锤。”

其二,元明间施耐庵著《水浒全传·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 斧铙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其三,明万历间谢肇浙《五杂俎》:“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 七盾、八斧、九铙、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 绳套索、十八白打。”清代褚人获《坚瓠集》、陆凤藻《小知录·卷八》,两书中所记十八般武艺,内容与《五杂俎》相同。

后世还出现了“九长九短”、“六短十二长”,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艺内容说。综合历代“十八般武艺”的内容,删去重复,共包括下述种目。

属抛射兵械的有:弓、弩、箭矢、铳。
属长兵器的有戈、矛、枪、棍、,殳、杵、杆、杖、棒、斧、铙、戟(长杆)大刀、把头、 扒、挝、铲。
属短兵器的有:剑、(短柄)刀、鞭、锏、钩、镰、锤、拐、环。
属软兵器的有:链、流星、绵绳套绳。
属徒手的武艺。统称为“白打”。

历代“十八般武艺”说所指的这些种目。反映了中国古代武艺的概貌。但并末包括武艺的全部种目。例如,抛射兵械中还有飞刀、袖箭等等;长兵器中还有抓子棒、三尖两刃刀等抓棒 合体或由刀、锤等器加长柄杆而改制成的兵械;短兵器中还有橛、鞭杆,以及匕首、鸳鸯铙、 阴阳锐、状元笔、铁尺等等短小兵械;软兵器中还有绳镖、三节棍、飞挝等等。

回答5:

请输入你的答案...
十八般武艺指能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十八般武器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