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公主,在大家的印象里面一定是温柔婉约,婀娜多娇亦或是刁蛮活泼,古灵精怪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公主战功赫赫,拥兵十万,帮助自己的父亲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这一位公主就是平阳昭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是唐太祖李世民的姐姐。隋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渊决定起兵反隋,当时的平阳昭公主和他的丈夫柴绍远在在长安,柴绍想投靠李渊建功立业却又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平阳昭公主说:“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柴绍心怀忐忑,却仍然没能说服执拗的妻子。但是平阳昭公主并非在家内任人宰割,而是变卖家产,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很快她就召集了一支几百人的起义军!因为平阳公主过人的谋略和胆识,在短短几年内她就集结了一支近十万人的起义军,东征西讨称霸关中平原!
平阳昭公主率领的军队被人称作娘子军,老百姓称其为“李娘子”,李娘子的军事才能可谓天赋异禀,堪称当世天才,打的隋将屈突通毫无还手之力,连续吃了好几次大败仗!后来屈突通降唐,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从这点上来看,平阳昭公主的军事才能也能选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当李唐军队攻克长安时,平阳公主率军入驻山西,守卫李家大本营。她驻守的长城关隘后来被改名为“娘子关”,也是纪念平阳公主的赫赫战功。6年后,平阳公主去世。以战功著称的平阳公主最后以军礼下葬。当时的朝臣有人反对此事,但是唐高祖李渊却反驳: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平阳公主戎马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的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位由军队为他举殡的女子。
时光变迁,男权社会已经逐渐衰弱。在古代已经有平阳昭公主的例子,如今谁还敢说女儿不如男?
由于史籍的缺乏,对于历史上第一位公主无法做出具体的判定
但可以推究以下公主一词的来源可知道,第一位公主一定是周朝某位天子的女儿。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哎,一点浪漫色彩也没有),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公主的丈夫叫“驸马”,但还有个别称“粉侯”,这个名称起源于三国时候的名士何晏,何晏尚魏国的金乡公主,赐爵为列侯,因为何晏面如傅粉,所以人们称他为粉侯,后来成了驸马的别称,并由此引申出去称驸马的父亲为“粉父”,驸马兄弟为“粉昆”。
公主一般都有封邑,而且由皇帝赐给甲第(非常华丽的住宅)、山庄、园池,允许设自置官吏,这种官吏被称为家令、私府丞、食官等等。
是嬴政的女儿吧,因为第一个皇帝是他的话,女儿称公主也应该是同时产生的吧
汉高祖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