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传说的薛平贵故事来源甚古,过去人都以为是由薛仁贵故事转变出来的;实则以薛仁贵为中心的旧剧《汾河湾》,绝不如以薛平贵为中心的旧剧《武家坡》在民间传说里占有势力,恐怕《汾河湾》反倒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薛平贵故事显是人民喜爱的古代传说;王家三位姑娘,金川、银川、宝川的命名,以及剧中若干穿插都带有民间的朴实的风味,虽然薛平贵故事不见于元曲,然而可能在元代以前就存在而只流传在西北一带。京剧《武家坡》本是由秦腔借来的,其事既不出正史而偏偏附会到唐代,且提到西凉,所以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
今人杨宪益先生在一篇题为《薛平贵故事的来源》的考证文章中说:薛平贵故事最早流传于西北民间,颇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后来编成戏曲,是为秦腔,而京剧《武家坡》正是由秦腔借来的。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而在元代以前只流传于西北一带。因此,故事虽不见于元曲,也不会是薛仁贵故事《汾河湾》的翻版;相反倒有可能《汾河湾》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理由是《格林兄弟童话》中,有篇题为《熊皮》的,与此十分相似。《熊皮》故事大意是:一个军士遇到一个妖人给他一张熊皮,叫他7年不得沐浴修饰,此后就可得到极大财富和终身无忧。这军士后来来到一人家,有三姐妹都非常美丽,但大姐、二姐嫌他丑陋,独有三妹因他救过她的父亲而愿意嫁给他。结婚后,这军士将一枚指环剖分为二,以一半交给妻子作为信物,又出外漫游。他的妻子穿了敝衣,随便两个姐姐如何耻笑,总是安贫守节。7年期满后,这军士衣锦荣归,她们都不认识他;他取出指环认了妻子,大姐、二姐羞愧而死。把这个故事对照《武家坡》中的王氏三姐妹金钏、银钏、宝钏,由三妹宝钏嫁给薛平贵,婚后平贵投戎直到荣归,其中情节都相符。至于“熊皮”怎么会变成薛平贵,杨文认为那是因为在古人的北欧语里,“熊皮”(The bear hide)的译音与“薛平贵”三个字的音完全相符。为此,杨文认为故事必出于一源,它是由欧洲经西域通过回鹘人传过来的,而当时回鹘在西北地区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
综上所述,薛仁贵是中国唐朝人。而薛平贵是德国人。
别听那些说什么德国格林童话熊皮的家伙扯蛋,明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那些崇洋媚外的家伙非得把它跟外国那些不值一提的弱故事扯到一起,真是玷污了我泱泱中华七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其实国外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很多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才是真,后经他们改编成他们的风格。就拿此事来说,格林童话是18世纪初的产物,而我们的薛仁贵与薛平贵的故事早在10世纪就已广泛流传,又根据唐朝时代的鼎盛程度,那才是真正的天朝我邦,万国来朝啊,很多中华文化以及名人和英雄故事传入世界各国根本不足为奇,到底谁抄袭谁,谁改编自谁的故事也就不言而喻了。放眼当今世界,也只有中华文化才是传播最广泛、最为世界各国容纳接受、最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相当于总纲,寻求大同,但允许存异,所谓求同存异,这也正是中华文化最被广泛传播与接受的原因。
前面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薛仁贵,乃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东十里之遥的修村),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仁贵的故事广为民间流传,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写《薛仁贵衣锦还乡》杂剧。清代无名氏著有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唐薛家府传》)。他出身于穷苦的农民家庭,武艺高强,尤善骑射,惯使方天画戟(舞台演出时使枪)。唐贞观中(约公元637年前后),唐太宗李世民征伐辽东,仁贵应募投军。辽军二十万拒战,仁贵身着白袍,腰悬两弓,骑马持戟,冲入敌阵,与之鏖战,“所向披靡,敌遂奔溃。帝召见叹异,迁右领军中郎将,”仁贵自此发迹。一次,高宗驾临万年宫,山洪突发,汹涌奔腾,仁贵发觉后,冒着生命危险,“登门大呼,帝遽出,乘高获免。嘉其忠,赐以御马。”显庆中(约公元658年前后),四十多岁的薛仁贵“屡破高丽及契丹,拜左武卫将军,击突厥于天山……先令骁骑来挑战,仁贵发三矢。杀三人,虏气慑服,遂降定以归。”当时军中有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乾封初(约公元667年前后)“以降扶余等四十城,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永淳初(约公元683年),年七十卒。”薛仁贵历事唐太宗、高宗两代,战功显赫,爵位甚高,文书有载,确有其人。
反观薛平贵,唐史上并无薛平贵此人,那此人何以频现于舞台剧呢?据老辈艺人中流传,某年山西一富户为母庆寿,邀请堂会,演出《汾河湾》等戏。宾客散后,其母询问班主薛仁贵与柳迎春最后的结局,班主回称,据师祖传下的话,薛柳寒窑相见后,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氏思夫心切,病逝寒窑。富母听后悒悒于怀,恹恹成病。富子心急如焚,重金礼聘名医为之诊治,百药无效,经一再探问起病根由,名医大悟,便说“心病还须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夫妻团圆的剧本。某文人为不违反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情节与上演的薛仁贵戏大同小异。如薛仁贵柳家庄招亲,薛平贵王府为婿;柳员外嫌贫爱富将仁贵、迎表逐出家门,平贵、宝钏因受王父冷眼相待而双双出走;仁贵与平贵两对夫妻皆困居寒窑,为生活所迫而投军;离家十八年的薛仁贵在汾河湾会妻,分别十八裁的薛平贵在武家坡夫妻相见。为了迎合富母的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荣妻贵,大团圆结局。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亦霍然而愈。自此之后,京剧舞台上便出现了一个薛仁贵,一个薛平贵,“两薛并存”,相安亦无事。
1、薛仁贵与薛平贵没有关系!
2、薛平贵与王宝钏!
薛礼字仁贵,唐朝大将,娶妻柳氏!薛平贵并无其人!
一楼说的对
楼上说的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