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五虎将为什么没有魏延

2024-12-30 03:08: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历史中的魏延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一样.
玩过街机三国志吧?里面的5个人物就是:
关张黄赵魏.
没有马超.因为历史上马超间接的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曹操要去打张鲁,要从马超的地方经过.马超害怕曹操借机打自己给打了,所以起兵反对,当时马超

的父亲在朝廷那当官(闲职).马超起兵后,曹操就杀了马超的父亲.
历史的的魏延有勇有谋.
刘备打下成都之后,任务关羽为荆州太守.
后来又打下了汉中,众将都以为汉中太守非张飞不可.张飞也以为是自己.
后来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说明刘备是非常识人的.
本段史书记载如下: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

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

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

请为大王吞之。”

上面有人说 魏延是投降过来的,那黄忠,马超何尝不是呢?
关于魏延的反叛.
他并没有反叛.只是有个死对头叫杨仪
这个死对头是怎么来的呢.
这与魏延的性格有关.
魏延的性格跟关羽一样--高傲(傲上而不忍下)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性格缺陷.最后他两个都没有善终.
因为魏延的功劳非常大.而且有勇有谋.所以他一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大家也因为他非常的厉害,所以都避让他.
只有杨仪不理他.
所以他两个势如水火.
诸葛在时,就给他两个和稀泥.调和.
诸葛归天之后,按道理
魏延的官衔最大,前军师,假节越(战争时,如果将领抗命,可以立诛之)
可诸葛亮遗言 把指挥权留给了杨仪.
魏延本来就同杨仪势同水火,所以不听指挥.
后来就演变到 杨仪上书说魏延谋反,魏延上书说杨仪谋反.
朝廷上的大臣本来就看不惯魏延,所以都相信杨仪.(哎!可叹啊)
魏延由于名份不对,毕竟诸葛说了,全交给杨仪,所以魏延很快被打败.
魏延被打败后并没有向魏国跑,而是向汉中跑.说明他并不是反叛,
他只是针对杨仪一个人.
最后在汉中被擒.被斩首.
杨仪心胸狭窄,魏延的首级到达成都后,杨仪踩着魏延的首级说:
小子,你还能做恶不?.
之后朝廷的权利没有交给杨仪,杨仪非常不满,上书侮辱皇上(刘禅)
,并口出狂言:诸葛归天之时我要是投降魏国,你们就全完了.
所以很快就被刘禅赐死.

整体看起来.魏延的功劳非常的大,但有点恃才傲物的意思.
最终也不是想造反.
只是因为性格的问题才得个可悲下场.
他是个悲剧人物,只有刘备在时,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才能.
刘备死后,政权归于诸葛,处处对他打压.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

回答2: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五虎上将这个说法,只有四员大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后来被《三国志》作者陈寿拉进去凑数的,是个杂号将军。至于说为什么封了前四员大将,我想原因大概如下吧:
关羽,刘备的兄弟,万夫不当的猛将
张飞,刘备的兄弟,万夫不当的猛将
封这两个人代表,刘备不会忘记从早期开始就追随他的人
马超,在游牧民族中很有名声,又是名门之后,又是投降之将
封马超代表,刘备会重用投降之人,同时也是为了威慑游牧民族
黄忠,荆襄老将,汉中之战中又占了三国名将夏侯渊
封黄忠代表刘备想拉拢新的贵族集团,同时有功必赏,不是用人唯亲。
从这四员大将的名单上不难看出刘备用心良苦的政治和军事考量,但这些考量被民间传说强行加进来的赵云给掩盖了。
至于,为什么不封魏延,主要是因为封上面那四员大将时,魏延还没有可以与此相称的功劳和出身。但这不代表刘备不中用魏延,此后,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做了汉中太守,这个位子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会是张飞的。而魏延也确实回报了刘备,为他在曹操几十万大军面前守住了汉中。至于说后来,魏延的谋反,本来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现在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这是魏延和诸葛亮,杨仪之间的个人矛盾,根本不足以用来说事。

回答3:

第一,魏延是降将,而且还被诸葛亮猜疑“有反骨”,试问一个连首相都不喜欢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上将人选?虽然其他五虎将也有降将,但他们的人品表现绝对比魏延好的多。
第二,魏延后来的地位上升,并不是因为他比五虎将更牛,而是五虎将都死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对他也相对放心了点。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的情况,历史上的五虎将那是另一个情况。例如,赵云只是个杂牌偏将军,根本不是五虎将里的中将军,也就是说没什么“五虎将”。而因为魏延是个好战分子,盲目要对魏作战,这和诸葛亮后期北伐失利,发现难以击败魏国转而谋求的三国互相牵制的政治思路冲突,所以魏延不受宠很正常了

回答4:

魏延实在是被诸葛亮、杨仪和罗贯中给糟蹋的。魏延根本没有反,反的人恰恰是杨仪。

诸葛亮遗计给杨仪,命令大军撤退,却不通知魏延所部,然后杨仪就诬指魏延造反,而魏延看见自己莫名其妙被抛弃了,又与杨仪素有罅隙,认为杨仪趁诸葛亮死了夺取了军权,于是也上表说杨仪造反。

马岱杀了魏延父子后,和杨仪一起因为戡乱有功而得到奖励,但是杨仪并没有成为诸葛亮继承人,后来他写信给蒋琬抱怨说,当初如果率军投降魏国,早就是官至九卿的人物了。蒋琬把这封信交给了刘禅,于是才真相大白的。可怜蜀国自毁长城,本来就没大将了,还杀了魏延。

回答5:

五虎上将,在三国时是没有这个说法的。之所以演义里有这个说法是因为,三国志有《关张赵马黄列传》所以才有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之说。

魏延后来封亭侯,汉中太守,官职不低的。东川汉中在他的防守下,也是平安无事,他主张的将强兵顽将顶在外线防守的策略,从后来的角度看完全比姜维后来放进敌人来打狗的策略要成功。

为什么没封五虎上将,按照演义的记载,关羽说过,张飞,吾弟也,子龙,亦吾弟也,马超名将之后,黄忠算什么。魏延更别说了,他杀了自己原来的主子韩玄投了刘备,在古代忠这个字看的很重的。不过这全是演义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