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组最多见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2/3。大多数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
病程多为冗长,从数月至数十年。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当疾病在高峰期,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均适应不良,客观检查发现情感、思维、意志行为的互相不协调,即精神活动有分裂现象。
但患者对本身的疾病却毫无认识,往往拒绝就医,即使家人勉强将其带至医院,大多也不愿意接近医生,不愿意诉述自身的感觉,都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诊病更不需要服药或接受其他治疗。
此时如果家人给以迁就,往往会使疾病拖延治疗,拖延过久不治,会反复发作或逐步发展为慢性,到了疾病的晚期则逐渐变为精神衰退,此时病者变成整日无所事事的徘徊或独坐一隅,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不与亲人来往,学习工作上毫无要求也没有什么打算,甚至连生活上必需要的吃饭、喝水、个人卫生等均需别人照料。
所以精神分裂症把本来精力最充沛、对社会贡献最大的黄金时代夺去了,除了患者本人健康受到了很大损失以外, 还给家属及单位的同志带来了精力上及经济上的负担,精神上带来了痛苦。所以该疾病一当发现即应及时治疗,以减少疾病的迁延与复发。在变态心理及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是最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的病象都是变态心理,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十分繁杂,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不仅不同的病人症状不一样,就是同一病人,每次患病及同次患病的不同时期也表现不一样,但如能掌握其“万变不离其宗”的要领,就可以把这个病区别出来。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活动(也称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相不协调及互相影响,而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方式也变为异常。下面谈谈该疾病各时期的表现:
一、早期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许多病状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最早被发现很多时候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生活较前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经心,学习成绩下降,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逐渐对人冷淡,疏远亲人,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
偶然可发现有一两句话不可理解或“牛头不对马嘴”,或有时有点奇怪的行为。如突然发怒摔烂东西,或为一点小事执拗与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此时常易被误会为“思想问题”或性格改变。有部分患者会诉说:时有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疲倦无力等不适,也有表现为怕脏,反复洗手,无故心慌恐惧,心烦意乱等,也常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部分患者可因躯体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诱发,突然出现失眠、兴奋、言语与行为明显异常,少数会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并有片断性幻觉妄想或呆着不动成为木僵状态等。
二、充分期
此期为精神分裂症明显显露特征性病状时期,其表现如下:
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好象一个文盲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有的可表现为思维中断,与人谈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再接下讲时己转变了话题。
此外还有思维涌现,即脑子内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连串毫无联系语句,有如泉水一般涌出,病者想压也压不住。有时又觉似被别人施加外力把一些思想插入或挤入脑袋中,是别人强加于自己的,这种感觉叫强制性思维。还有的表现为思维贫乏,与他坐在一起,如果你不提出问题就只有相对无言,对问话的回答也非常简单,多重复单调地答“是”或“不是”。另有些病者向你叙述事情时仅讲了三言两语就认为表达了许多含意,认为别人已详纫了解其要说的内容了,这称为病理性简述。
病人对事物的思考和推理常缺乏逻辑性,对事物的判断分析不符合现实规律,不符合一般情理,却自认为很有道理。缺乏逻辑性的表现形式有语词新作和病理象征性思维。病人创作一些图案、符号、文字或动作,以表示他自己才能理解的概念。如写“女男”表示结婚,举起弯曲的末指表示欢迎。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因为病者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事物混淆不清。如一男青年经常保持双膝关节不屈以表示坚强,坚强是抽象概念,双膝关节的位置是具体事物,两者混为一谈。还有一中年工人不准许女儿买黑毛线回家打毛衣,妥买只能买红的,以表示他这家人走“红线”(革命路线)不走“黑线”。
思维障碍还包括思维内容的障碍的部分病者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妄想,以被害及关系妄想最多见,其次夸大、嫉妒、等妄想也常见。这些妄想可以单一或多种同时存在且互相影响。例如有一青年搭公共汽车时旁边坐着两位解放军,下车后在马路上行走前后都有摩托车,则推想自已是个大人物,不然为什么上街有解放军保护和有摩托车开路。在家听到邻居在打扑克,传来断续的声音说:“枪毙……糟了……出错啦……”,又推想“他们嫉妒我是个大人物,给我加上犯错误的罪名,要拉我去枪毙了”。这个病者同时存在夸大、关系、被害三种妄想且互相关联及渗透。
2.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者在安 静时表现冷淡,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关心,与亲人疏远,告知重大事件时无动于衷,喜欢一人独坐房中,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亲人一起吃。有时会出现兴奋激动或焦虑抑郁等反应,但大多与周围环境无联系而是受幻觉妄想所支配,有时其情感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亲人开追悼会的时候他却站在一旁自笑。其情感也常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笑嘻嘻的叙述她的悲惨遭遇。
3.意志行为障碍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如要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才行。病者无论对学习或工作都无责任心,抱无所谓的态度,对近期或远期的打算也不考虑,整天无所事事地呆坐、卧床或无目的地徘徊,甚至日常生活的吃饭、洗脸、换衣服、梳头理发等也是被动的。有时可因幻觉妄想的影响而自语、自笑或作出打人毁物、自伤等行为。
以上提过的病者在思维、情感与行为三方面不协调也是主要的特征,这些特征常从病者日常的事例可以找得到。
三、后期
病者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转归:一部分经治疗后病况逐渐好转而达到痊愈,愈后可以恢复其原来工作。部分病人虽经努力治疗但不易完全控制症状,常呈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虽病况好转但遗留淡漠、孤僻、少语、学习工作不主动等症状。也有些遗留性格改变,对什么事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社会及家庭均无责任心。少部分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即除了本能地感到饥饿时主动吃东西外无所要求,终日呆坐一隅或蒙头大睡,不与任何人接触,生活全部需别人照顾。
在精神分裂症的充分期,临床医生为了治疗与护理的方便,常把典型表现的病人分为四种类型。
一、单纯型
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l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
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
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
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此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只有少部分会遗留性格改变,极少数逐激发展为慢性精神衰退。
神经衰弱不会导致精神病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脑衰弱症状,病人经常感到精力不足、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困倦思睡,特别是学习或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学习或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记忆力也明显减退,同时还可伴有紧张性头痛,失眠、好发脾气等症状。
神经衰弱多好发于知识分子、大、中学生。治疗并不困难,只要注意大脑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的用脑,适当地应用一些对症药物,是不难治愈的。但是,在临床上往往有一些病人可能多年久治不愈,甚至对治病失去信心,有的甚至害怕自己变成精神病。
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病主要是指精神分裂症,该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异常,以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或在病态支配下出现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这种病人没有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他们到医院就诊都是强迫的。其病因和病理变化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因而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这是和神经衰弱截然不同的一种疾病,所以患有神经衰弱的人不必担心会导致精神分裂症。
不过,在某些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中,由于起病缓慢,在早期具有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经过几年的病程演变,才逐渐出现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这类病人在早期求医时,医生也可能诊断为神经衰弱,后来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后才改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所以,这种病人虽有过神经衰弱的症状,但不能说他是神经衰弱导致的精神分裂症。
由于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它虽不能导致精神分裂症,但严重的病人如果不积极治疗,也可能发展成其他类型的神经症,如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这些疾病虽不属精神病,但也可能影响人的社会功能,严重的还要住院治疗。
精神病人服药护理
作好精神病人服药的护理,是家庭康复治疗中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预防病复发的重要措施。不同时期、不同症状的精神病人,其护理方法各不相同。在精神病急性期怎么做好服药护理呢?
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都无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故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服药。对此一般只能采取耐心的劝说,可找病人最信任或最有权威性的人来劝说。劝说时注意不要说“你有精神病应该服药”之类的话,应该尽量换另一种说法,或根据他平时有那些疾病,带他到平常诊治的医生看病开药后,悄悄将药调换再给服用。有些患者能够辩识以往服过的抗精神病的药物,可将药装在胶囊中给其服用。有些病人不听劝说,拒服一切药物,可把无味的(氯氮平、氟哌定醇等)药搅拌在饭菜里或饮料、牛奶中。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一方法不宜用于被害妄想的病人,因为这样做一旦被病人发现,则会使其更加怀疑有人在饭菜里放毒而不肯进食。
若以上办法均无法让病人把药物服下时,则应请医生诊治,把药物改为肌注,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病人一般都肯服药。
其次,就是恢复期的服药护理,对恢复期病人的的服药护理,重点在于不断加强病人对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维持服药治疗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复发。一般来说,病人病情稳定后要坚持服药2——3年。很多病人出院后往往服一段时间的药就自行停药,其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也有病人家属因为对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认识,擅自同意患者停药,甚至还有家属反对患者继续服药,怕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多了脑子会变呆,或影响肝脏功能。其实,这些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有些病人因为服药后出现副作用而不愿服药,这一点有必要予以解释:服药后仅有嗜睡、动作呆板、便秘、流延、肥胖是较轻微的副作用,不需治疗处理。如出现头颈歪斜、坐立不安、四肢颤抖这些症状则是较重的副作用,这时就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或减少服药剂量,经用药治疗即很快会好转。我们主张病人在恢复期维持治疗期间,一定要定期到门诊检查,以便于医师根据病情调整药物,使药物作用“恰倒好处”,副作用也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病人也乐于坚持服药。对服用氯氮平、碳酸锂等药者还应定期到门诊检查血常规及血锂浓度。另外,药物服法一定要按医生嘱咐,不能自己随意增减或不规则服药。突然停药可以出现药物戒断反应,而停药后突然服药又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容易发生意外。有的病人当病情出现反复时,往往由原来的愿意服药转变为拒服药,说自己病已经好了不用服药,此时家属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往门诊检查治疗,以预防病情加重。还有,家属在给病人喂药时,应看着病人把药服下,方可离开,必要时还要检查病人的口腔(舌下或牙缝),以防病人将药藏起储积后顿服而达到自杀的目的。
精神1.精神病人自信心的缺乏,自卑感的存在,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的,向周围人群精神卫生宣教,使他们消除对精神病的偏见。
2.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期的病人,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3.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精神病人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不利于人际关系恢复的因素,周围人群也以新的目光看待病人,其中不乏偏见和误解。家人应帮助病人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家属、同事、邻居给以关心、帮助。
4.我们应该多学习精神卫生知识,根据情况安排恰当的工作,这对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5.预防复发:坚持服药对预防精神病复发是很重要的,期间,忌烟酒,忌浓茶,生活起居有规律,同时细心观察病人的睡眠、情感、行为、药物反应等变化,遇有心理、社会或其他应急事件时应及时防范。
病人的康复
神经病和精神病
神经病和精神病这两个词,在民间语言中基本上是通用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在医学语言中,这两者有明确的区分。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情感等各方面的总称。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就表现为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即病人自己的所见所闻、心里想的事情、感情的变化与正常人大不相同。比如一屋子人好好的,他非说进来一只大老虎,在地上转了三圈又出去了;或者本来生活很正常,他却无缘无故地发愁,无心茶饭,不思工作,整天在床上躺着。
因为精神活动都是大脑的功能,所以在神经系统疾病时,或者其它部位的疾病影响到大脑时,有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精神方面的异常,我们把这叫作精神症状。反之,在大脑没发现什么具体问题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神方面的严重异常,就叫精神病。
这两者的关系,我用下面这个表来表示。通俗地总结一下:精神表现不正常的人,如果经过医生的客观检查,发现了病变,就是精神症状直接治疗原发病就可以了;如果没发现病变,就很可能是精神病,需要由精神科医师来治疗了。
首先纠正一个误解,你说描述的症状并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状楼上的答案就很不错了。
你说的是人格分裂症!你想要了解,请参看心理学普通读物《二十四重人格》书中说的很明白,且很有意思。当你读完它下面的问题就会明白。我只能简单给你说。
1、一个人拥有两个人格会不会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种人格支配下的所作所为另一种人格不能意识到。如人格分裂的罪犯在一种人格支配下可以把亲人害死,另一种人格之下可能为失去亲人的事实难过,伤心,寻找凶手~~~
这种情况对病人的生活肯定是有影响的
2``主副人格会不会冲突?(思想上的冲突比如说对待某一事情的处理等)
当然可以,在发病时脑袋中就想有人脑袋中吵架
这个除了看书还可以看电影《一个头两个大》(又译为《我、我和艾琳〉金凯瑞的喜剧片:共享一个身体的两种人格喜欢上同一个女孩,自己给自己吵架后就自己打自己。
3``其中一个人格苏醒的时候另一个人格的状态``是醒着还是睡着`?
一般是苏醒的,至于在睡梦中会不会这样我不是很清楚
当一个人格主导意识的时候另一个人格苏醒后会不会清楚自己的另一个性格所干的事情```
如有明显的现实线索提醒,如某件物品被移动。大多数事后感到茫然,莫名其妙。
如果不知道的话会不会是因为得了其他的疾病??
病人知道的话可能会有躯体化的症状 ,但不一定哈。
其实人格分裂病人就是比一般人多几张面具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和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但它具有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行为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现分别介绍如下:
(1)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且本病具有特征性的障碍。其特点病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交谈时可表现对问题的回答不切题,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称为“思维松弛”。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即“破裂性思维”,甚至个别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称“词的杂拌”。
有时病人可在无外界原因影响下,思维突然中断,即思维中断,或涌现出大量思维并伴有明显 不自主感,称强制性思维。有些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或动作,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以外别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病理象征性思维,或将两个或几个完全无关的词拼凑起来,赋予特殊意义,称语词新作。
(2)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志欠关心、同情,对亲人欠体贴等。以后,病人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日益淡漠,甚至对使人莫大痛苦的事情,也表现惊人的平淡,最后病人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任何情感联系。
在情感淡漠的同时,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的不协调,与思维内容不配合。病人可为琐事而勃然暴怒,或含笑叙述自己不幸的遭遇,后者称为情感倒错。
(3)意志活动障碍: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减退。病人对生活、学习及劳动的要求减低,表现为不主动与人交往,无故旷课或旷工等。严重时行为极端被动,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亦如此。病人不注意清洁卫生,长期不洗澡,不梳头,生活懒散,终日无所事事,呆坐或卧床。部分病人的行为与环境完全不配合,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肥皂、污水),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称意向倒错。或受幻觉、离奇思想支配。
(4)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幻觉见于半数以上的病人,有时可相当顽固。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的幻听。分为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思维鸣响。幻嗅、幻触、幻味较少见。
感知综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并不少见。人格解体在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特点,如病人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象能吹得起来,走路时不感到下肢的存在等。
(5)妄想:原发性妄想在本病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也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这种妄想发生突然,完全不能用病人当时的处境和心理背景来解释。例如一病人从外地回来,一下火车突然感到环境变了,看到周围的人态度也变了,都在注意着他,行人以特殊眼光看他,家人的态度也与往常不同,谈话中都在议论与他有关的事等。继发性妄想常发生于幻觉基础之上。
(6)紧张综合征:此综合征最明显的表现是紧张性木僵,病人缄默不动,违拗或呈被动性服从,并伴有肌张力增加。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妄想、幻觉和其他思维障碍一般都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发现。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多缺如。
参考资料:http://old.zzedu.net.cn/xlzs/xlcs/files/53.htm
是重性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也是代表性的疾病。是一类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通常表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缺损症状。病程多迁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临床表现有思维、情感、感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一般上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部分患者最后可导致人格缺损。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有①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联想散漫或妄想。②情感障碍主要表现在情感反应与其思维活动不协调,同时也表现与其处境不协调。③行为障碍表现在病人完全沉湎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沉湎在他的意欲、妄想及幻觉中,而对周围现实置之不顾。④感知障碍最常见的是听幻觉。⑤人格改变表现为胆小、不喜与人交往、好幻想、喜孤独、喜钻牛角尖等。
2-如何治疗?
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必须住院治疗。治疗方法通常是药物疗法、精神疗法及康复疗法等方式。
最有效的药物通常是具有改变脑内化学物质作用的特殊镇定剂。当症状逐渐消失时,药的剂量也会减少;当急性发作结束时,所有的药物都可停止服用。但有些人却需要长期服药。他们可以定期服用药片,或每隔两到四周注射一次。偶尔医生也会给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见抑郁症)。极少数的病患,可能需要接受电休克疗法(EST)。
精神疗法的技巧各有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协助病患,使他了解他目前的疾病是压力所造成的。这就可以帮助患者学会今后如何去避开压力,以免再发病。
最后阶段的治疗是康复疗法,可使患者重获正常的生活技能及行为模式。在初期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通常都会给予患者职业疗法。当病情有了改善时,医疗人员会逐渐增加患者在工作上的复杂性及压力,最后,这些工作的复杂性及压力终于与外间世界的工作及压力大致相等。当急性发作期过去之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定期离院回家中去探视,或是到康复中途之家去休息几天,准备重返社会去过正常人生活。
我跟你说嘛,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三:
一、内向思维(幻觉、妄想等)
二、情感倒错(比如该哭的时候笑该笑的时候哭)
三、意志衰退
精神分裂症还分几种类型:
偏执型(又称妄想型)、单纯型、青春型、僵直型
我是学心理学的大一新生,这些是上课的时候做的笔记,你自己对照嘛,不知道你那几个问题是啥意思,本姑娘也不稀罕你那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