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季养生怎么理解

2025-02-03 03:13: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藏医学中的时令养生
首先,日常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顺应季节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由于西藏冬夏长、春秋短的特殊气候环境,藏历中以两个月为一季,将一年分为六个季节,分别是初冬、隆冬、春季、盛夏、季夏和秋季。藏医认为,每进入一个季节后,人体内的三因素都会发生变化,引起三因失调。因此,每个季节都各有其养生的原则。
初冬起居
初冬季节是指藏历的十月和十一月。这个季节天气寒冷,毛孔闭合,因此人体内部的热量开始积聚,新陈代谢加快。这就需要进食大量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如果食物摄入量不足的话,就会导致体质减弱。适宜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选择含有甘、酸、咸三味较多的食物来食用。
2.常喝肉汤,多吃酥油、乳制品等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经常用芝麻油涂抹全身。
3.注意御寒,穿保暖的衣服,多晒太阳,多烤火,多热敷,选择阳光充足的房屋居住。
隆冬起居
隆冬季节是指藏历的十二月和一月。这个季节天气更加寒冷,要依照初冬季节的养生方法,更加小心地保养。可以适当增加油腻食品,多在体内积蓄培根。
春季起居
春季是指藏历的二月和三月。这时阳光温和,天气转暖,人体表面的毛孔也开始张开,体内的热能逐渐散失,因此培根病比较容易发作。适宜采取以下措施:
1.多吃含有苦、辛、涩三味较多的食物,比如陈年的青稞面、旱地鸟禽的肉、蜂蜜、开水、姜汤等粗糙的饮食。
2.多到户外散步,多擦身来祛除培根病,宜在芬芳阴凉的园林中居留。
盛夏起居
盛夏季节是指藏历的四月和五月。这时阳光日渐强烈,人体所积聚的能量开始散失,体力逐渐被削弱。因此宜吃甘甜、清凉的饮食,忌食含有成、辣、酸味的食品,忌在阳光下久晒。多用凉水冲身,饮酒要与凉水混合,穿衣宜薄,宜在清凉、芬芳的环境中居住。
季夏起居
季夏是指藏历的六月和七月。这时雨水丰富、空气潮湿,河流浑浊泛滥。在这种情况下,胃中的阳气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适宜进食热性的食物,尤其是辣、涩、苦味以及油腻的食物,多喝旱谷所酿的酒,尽量居住在楼上,这样可以达到躲避寒气的目的。
秋季起居
秋季是指藏历的八月和九月。这时被夏雨压住的赤巴已经积蓄到一定程度,在秋天阳光的照射下,便会开始发作,容易引起赤巴病。因此宜食甜、苦、涩味的食物,多用冰片、檀香、马兰花等香草熏衣和喷洒居室,可以起到怡神养性的作用。

回答2:

孟科季:此时人体因严寒汗腺毛孔均呈封闭状态,体内胃火也较盛,故应增加含量,过少饮食导致精力不足,难于抵御严寒。食物以酸、甘、咸3种昧为宜。由于易饥,可多吃肉汤及富于油脂食物。此季应多晒阳光、烤火,穿皮衣皮靴。
  下冬季:此时气候更冷,应加强以下的各种措施,还可用芝麻油捺身,以增强体力。
  春季:此季因阳光开始温照,体内如有寒痰容易融化,胃火开始衰减,外邪也易入侵,宜多进苦、辛、涩3种昧食物,包括陈青裸,干燥地区的动物肉、蜂蜜、姜汤。此季改用豆类面捺身,可以去痰,饭后应多散步。
  暑季:此季炎日灸人,体力消耗大,故宜食性轻、昧甘、油腻和凉冷食物,少吃威辛酸味食物,应多在阴凉处呆着,洗凉水澡,衣着应轻而薄,住通风清凉住室。
  夏季:此季常有雨水,大地潮湿,胃火多衰微,故宜食甘、酸、咸昧,性轻而油腻食物,可饮用干燥地区生长谷类所酿的酒。
  秋季:此季宜食用甘、苦、涩昧的食物,如有条件,穿着用冰片、檀香等熏蒸的衣服,有助于怯除因雨季时所蓄积的赤巴。

回答3:

人类由于从出生后,就会面对环境的各种影响,而人的身体是一切的源头。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活的好!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现在有很多人都会采用农佳源百合煲汤进行养生,可用农佳源百合煲银耳百合汤等。很不错的养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