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兔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有品种、年龄、个体、营养、配种制度和管理、气温、光照、生殖器官疾病等。为了提高繁殖力,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选种和合理配种:严格按选种要求选择符合种用的公、母兔,要防止近交,公、母兔保持适当的比例。一般商品兔场和农户,公、母比例为1∶8~10,种兔场纯繁以1∶5~6适宜。在配种时要注意公兔的配种强度,合理安排公兔的配种次数。
(2)加强配种公、母兔的营养:从配种前2周起到配种期结束,公、母兔都应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给要充足。
(3)适时配种:包括安排适时配种季节和配种时间。虽然兔可以四季繁殖产仔,但盛夏气候炎热,多有“夏季不孕”现象发生,即公兔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母兔多数不愿接受交配,即使配上,产弱仔、死胎也较多。繁殖一般不宜在盛夏季,春秋两季是繁殖的好季节,冬季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须注意防寒保温。适时配种,除安排好季节外,母兔发情期内还要选择最佳配种时期,即发情中期,阴部大红或者含水量多、特别湿润时配种。
(4)人工催情:在实际生产中遇到有些母兔长期不发情,拒绝交配而影响繁殖,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还可采用激素、性诱等人工催情方法。激素催情可用雌二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诱导发情,促排卵素3号对促使母兔发情、排卵也有较好效果。性诱催情,对长期不发情或拒绝配种的母兔,可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让其追逐、爬跨后捉回母兔,经2~3次后就能诱发母兔分泌性激素,促使其发情、排卵。
(5)重复配种和双重配种:重复配种是指第一次配种后,再用同一只公兔重配。重复配种可增加受精机会,提高受胎率和防止假孕,尤其是长时间未配过种的公兔,必须实行重复配种,因为这类公兔第一次射出的精液中死精子较多。双重配种是指第一次配种后再用另一只公兔交配,双重配种只适宜于商品兔生产,不宜用于种兔生产,以防弄混血缘。双重配种可避免因公兔原因而引起的不孕,可明显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在实施中须注意,要等第一只公兔气味消失后再与另一只公兔交配,否则,因母兔身上有其他公兔的气味而可能引起斗殴,不但不能顺利配种,还可能咬伤母兔。
(6)配种后及时进行妊娠检查,以减少空怀。
(7)正确采取频密繁殖法:频密繁殖又称“配血窝”或“血配”,即母兔在产仔当天或第二天就配种,泌乳与怀孕同时进行。采用此法,繁殖速度快,但由于哺乳和怀孕同时进行,易使母兔体况受损,种兔利用年限缩短,自然淘汰率高,需要良好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因此,采用频密繁殖生产商品兔,一定要用优质的饲料满足母兔和仔兔的营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对母兔定期称重,一旦发现体重明显减轻时,就停止血配。在生产中,应根据母兔体况、饲养条件,将频密繁殖、半频密繁殖(产后7~14天配种)和延期繁殖(断奶后再配种)三种方法交替采用。
(8)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适当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做好保胎接产工作,怀孕期间不喂霉烂变质、冰冻和打过农药的饲料,防止惊扰,不让母兔受到惊吓,以免引起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