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除湿模式更省电。因为空调除湿模式运行时室内风机电机以低风挡运转,风机电机本身的耗电量变小,小风量运转空调蒸发压力降低,相应的冷凝压力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候的压缩比较低,压缩机耗电量变小;所以与空调制冷工况运行比较起来除湿模式更加省电。但是,空调除湿模式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对温度调节的作用非常有限,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是没法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在取得同等制冷效果的情况下,空调制冷模式运行要比除湿模式节省很多电力。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当以降温为主的时候就要开制冷模式,当以降低房间内空气湿度为主的时候就要开除湿模式。
空调是开制冷好还是除湿好,这个问题主要看环境要求,如果环境是对温度要求更高一些,那么开制冷效果更好;如果是对湿度要求更高的话,开除湿效果更好一些。
空调制冷和除湿的区别:
1、除湿和制冷模式的适用场合不同。
除湿模式适合单纯很热的环境只是很热;而除湿模式则适合很热并且很潮湿的环境。
2、除湿和制冷功效的侧重点不同。
空调制冷时,室内机会把室内的空气吸进蒸发器,然后把降温后的空气吹向室内,所以它是主动降温,降温效果更快,更好,除湿只是附带的。
空调除湿时,室内机只会把室内的空气吸进蒸发器,然后达到降温和除湿的效果,但不会把空气吹出来,所以它是被动降温,降温效果更慢,但除湿效果更好。
3、耗电功率不同。
除湿和制冷其实都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但是,除湿模式相对来说更柔和,而且更省电。在炎热的夏天,开制冷模式,降温速度快,降温效果好;开除湿模式,降温效果差一点,但是能省电。
空调的除湿需要通过制冷来实现,空调的除湿与制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液体多),经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 然后再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冷。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四通阀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空调缺氟:
这种不制冷的原因大多数在已使用三四年以后的空调,大部份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属于长时间使用而使得空调冷媒(即我们常说的氟利昂或雪种)的正常消耗,但这只是表现为空调与以前正常情况相比制冷不够,并不会完全的不制冷。
因为只是压力不够,不会与正常值相差太远,这时候您只要找一家正规的维修网点补加就行了;当然也有的是因为安装原因或机器本身的原因漏雪种,这是一种常见且比较容易查找到的原因,这种问题处理起来是也是比较容易的。用压力表查压,不够的话补加就行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的除湿需要通过制冷来实现,空调的除湿与制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空调制冷和除湿的相同点:
室内热空气在通过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时,热空气中的水蒸汽被低温凝结成冷凝水,冷凝水通过排水管排到室外;同时换热后的冷空气从空调出风口吹出。
由于:
空调运行制冷模式,在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必然要同时去除水蒸汽;
空调运行除湿模式,在去除水蒸汽的同时必然要同时降低空气温度;
所以,无论空调制冷还是除湿,降低空气温度和去除水蒸汽这二者是不可分的。
二、空调制冷和除湿的不同点:
制冷:以降低空气温度为目的,同时去除水蒸汽。
除湿:以去除水蒸汽为目的,同时降低空气温度。
制冷:选择制冷模式,制冷的温度和风速可以调高或者调低。空调按照人工选择的温度和风速以制冷模式运行,实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同时排出冷凝水)。
除湿:选择除湿模式,除湿的温度和风速不可以调高或者调低。空调按照自动设置的低温度和低风速以除湿模式运行,实现去除空气中水蒸汽的目的(同时吹出冷空气)。
制冷原理
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冷凝时的放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液体汽化形成蒸汽。当液体(制冷工质)处在密闭的容器中时,此容器中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所产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气体,液体和蒸汽将在某一压力下达到平衡,此时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平衡时液体不再汽化,这时如果将一部分蒸汽从容器中抽走,液体必然要继续汽化产生一部分蒸汽来维持这一平衡。 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
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变冷。为了使这一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从容器中不断地抽走蒸汽,并使其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去。从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体,则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我们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
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周围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蒸汽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还需要将其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后才能进入容器。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冷凝、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过程组成。
夏天开空调,选除湿还是制冷?多亏维修师傅提醒,选错就是在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