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项训练之——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折射人物心理,还能推动情节发展。
一、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设置背景。 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用景物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一个美丽、安静、和谐的氛围)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美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其时人物的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 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赏心悦目。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河面荡漾着,河水泛起阵阵涟漪,芦苇也不甘寂寞,发出“沙、沙”响声。(以景衬情,写出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该段与上段交代了“合作”的经过)
3、借景比喻、作为记叙的线索
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晴。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花儿小心地插在妈妈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十八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4、展示人物性格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幅画是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通过“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及“一望无边的的碧绿的西瓜”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个英俊、活泼的少年闰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这段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部队给同志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二、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 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
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 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 ,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 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以乐景反衬祥 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三、与四季和心理相关的写景示例
春天:春天到了,柳树伸展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在空中跳舞。桃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多情的伶俐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月中仙子,万般风流。
夏天: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天: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冬天: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动,山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和碧绿,这并不调和的色调,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冬景。有时,一阵风吹来,没有了叶子的枝条,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萧索悲凉的感觉。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枝条,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起来了,这毛茸茸的不起眼的嫩芽,使你立刻又想到未来的春天,想到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日子。 开心: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浓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夜莺向它颂赞。夜莺的歌唱得柔情似的软和,醉心柔骨似的热烈,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
委屈:这些花鸟林泉的淳朴无猜的天然物品,象小孩子一样,听懂了悲伤,就陪者我哭。一株衰老不材的老树微微抽泣,那瀑布的白色长髯飘扬得越发厉害,仿佛在呵斥人世的不公。
激动;小花柔弱的身体开始颤抖,是感受到我的心情了么,抑制不住的要叫出声来,树上的鸟替我表达了我的兴奋。
思念:夜无眠,我静看。一轮明月,高挂悬空。星辰没有了光辉,是否替我传达思念。这凝视我的月亮,你感受到我的念意了么,我嗤嗤的笑这月光,望眼欲穿那远方。“皓月当空,思意正浓”。
感动:身边的小雨停止了落下,内心的颤抖不以形容。雨帘中,恍惚的身影;浓雾下,一线的曙光;黑暗中,撒落的金色……这情景的记留,这份感动的温存。
四、片段练习:看见……像……听见……像……(不同角度,不同感官感受景物)早上(何处)……傍晚(何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地点转换,景物变化)人在景中…… 我想……(景物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或兼以联想、想象)作文专项训练之——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折射人物心理,还能推动情节发展。
一、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设置背景。 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用景物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一个美丽、安静、和谐的氛围)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美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其时人物的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 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赏心悦目。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河面荡漾着,河水泛起阵阵涟漪,芦苇也不甘寂寞,发出“沙、沙”响声。(以景衬情,写出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该段与上段交代了“合作”的经过)
3、借景比喻、作为记叙的线索
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晴。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花儿小心地插在妈妈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十八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4、展示人物性格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幅画是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通过“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及“一望无边的的碧绿的西瓜”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个英俊、活泼的少年闰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这段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部队给同志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二、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 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
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 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 ,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 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以乐景反衬祥 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三、与四季和心理相关的写景示例
春天:春天到了,柳树伸展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在空中跳舞。桃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多情的伶俐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月中仙子,万般风流。
夏天: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天: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冬天: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动,山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和碧绿,这并不调和的色调,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冬景。有时,一阵风吹来,没有了叶子的枝条,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萧索悲凉的感觉。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枝条,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起来了,这毛茸茸的不起眼的嫩芽,使你立刻又想到未来的春天,想到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日子。 开心: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浓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夜莺向它颂赞。夜莺的歌唱得柔情似的软和,醉心柔骨似的热烈,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
委屈:这些花鸟林泉的淳朴无猜的天然物品,象小孩子一样,听懂了悲伤,就陪者我哭。一株衰老不材的老树微微抽泣,那瀑布的白色长髯飘扬得越发厉害,仿佛在呵斥人世的不公。
激动;小花柔弱的身体开始颤抖,是感受到我的心情了么,抑制不住的要叫出声来,树上的鸟替我表达了我的兴奋。
思念:夜无眠,我静看。一轮明月,高挂悬空。星辰没有了光辉,是否替我传达思念。这凝视我的月亮,你感受到我的念意了么,我嗤嗤的笑这月光,望眼欲穿那远方。“皓月当空,思意正浓”。
感动:身边的小雨停止了落下,内心的颤抖不以形容。雨帘中,恍惚的身影;浓雾下,一线的曙光;黑暗中,撒落的金色……这情景的记留,这份感动的温存。
四、片段练习:看见……像……听见……像……(不同角度,不同感官感受景物)早上(何处)……傍晚(何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地点转换,景物变化)人在景中…… 我想……(景物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或兼以联想、想象)
范文二: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感悟父爱
郁闷的最后一节课,伴随着老师的语声不绝和空中的雷声不断,郁闷的进行着。引领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耳畔响起了同学的小声议论 他们害怕大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如坐针毡。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黑色的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致命的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雨水迅速地从头顶直浇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回头看看校门口,同学信一个个钻进温暖宽敞的小车里,马达的声音渐渐地盖过了我的思绪 儿子! 一声惊雷把我从 梦 中惊醒,这熟悉的声音 不!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满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 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 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 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 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 吱嘎,吱嘎 的声音消失在雨帘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两个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的
一股热流冒上心头。有人说,倒立可以使泪水不流出来,但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迷糊了两眼,他是我的父亲啊!寒酸改变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飞步上前追上父亲,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两颗火热的心融化了一切。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洞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里没了一根檀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坏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材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说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说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去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的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