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破解城市交通难题,国内许多大城市已经不约而同地开始大规模发展地铁,地铁与未来城市生活的密切度也在不断加深。
地铁成为城市发展驱动器
上海并非中国地铁先发城市,直至1995年4月10日,全长16.5公里的上海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投入运行,上海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地铁。那时,上海地铁日均客流18万人次;而仅仅用了15年,上海已拥有总长约420公里、11条线路,282座车站、最高日客流568万人次的巨大的地铁网络。
事实上,地铁已经成为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内超大型城市的交通动脉,不但每天快速运送着数以百万计的人流,而且也改变着城市发展的轨迹。
目前的上海,中心城区市民出门500米以内有地铁,浦东、闵行、嘉定、宝山、松江、青浦等市郊地区都通了地铁,每3名乘客中有1名在地铁网络中通过换乘抵达目的地,50%以上的市民出行首选地铁。
“中国在一个城市里,地铁运营里程突破400公里,具有深远的意义。”地铁建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说,上海地少人多,只有发展地铁,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大都市圈,未来还要把中心城和郊区城镇用地铁更多联系起来。
城市化发展专家郁鸿胜教授说,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其发展已经与地铁密不可分,地铁延伸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就会跃上新台阶,成为城市发展新驱动器。这几乎是世界地铁发达城市共同的特点。
即将开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将吸引约7千万人次的中外游客,成为全球参观人次最多的一届世博会。而世博客流运送量的一半将依靠地铁来实现。
地铁或成大城市交通难破解良方
事实上,上海、北京、广州等备受交通拥堵困扰的特大型城市,正试图通过发展规模巨大的地铁网络,来求解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超级城市所遭遇的交通困局。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10座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运营里程达947公里。目前,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每天已有约500万人次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快速流动。预计到2016年,我国将新建8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建设里程约为2500公里。
地铁专家、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博导孙章测算,地铁占用土地资源较少,往往以利用地下空间为主,同样交通量的占地,地铁仅是公路的1/5至1/8。“也就是说,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单靠扩大道路供给,服务于小汽车交通,既不可能也不可取,超大型城市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唯有依靠发展城市集约化的轨道交通,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
孙章说,城市地铁每小时单向客运量可达5万人次,是大规模快速输送客流的最佳方式之一,试想5万人次出行量,以汽车为主的地面交通方式解决,在人流密集、道路资源紧张的大城市,根本无法想象。而能源、环境、排放的压力则更为紧迫。
城市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不仅准点便捷、运量巨大,而且更符合低碳交通的要求,由于不直接消耗石化能源,使用能源为电力,属二次能源,未来有望以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方式解决,同时不排放尾气,节能环保。
未来我国城市地铁怎样发展?
中国城市地铁发展,可说方兴未艾,地铁城市生活,或许也会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每日关键词。那么未来地铁要怎样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上海地铁一跃突破400公里大关,几乎是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年的发展历程,世界地铁协会(CoMet)称之为“创造了世界地铁建设史上的奇迹”。
未来,中国各大城市加快发展城市地铁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已成为大趋势。专家认为,除了倡导绿色交通,发展地铁也是我国城市均衡发展、城乡均衡发展的良好契机。
首先,大力发展地铁交通,比发展汽车交通更符合低碳、环保交通的要求。
其次,对城市布局均衡发展极为有利。“较为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应是生态手掌型的,手掌便是核心城市,手指便是以地铁为主的城市骨架,人流、资本聚集在轨道沿线发展,而指缝的空隙则是绿化等城市生态要素。”孙章认为,上海地铁目前的设计和建设正是以“生态手掌”为理念,来实践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专家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地铁前景美好,目前仍需集中精力应对提高规划水平、攻克建设难点、发展自主技术、解决供需矛盾、故障处置能力、确保运营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