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化三改造,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

2025-02-06 09:01: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共中央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二、重要意义: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1)从国家性质上说,是一次巨大的改变,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了,代表人民的国家政权诞生了。这是中国从未有过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2)从社会性质上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了,此后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国家和民族方面说,它标志着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且已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从历史发展方向上说,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可以不经过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级进入社会主义。
(5)从社会主义革命上说,已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道路,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极大地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6)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完成了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从上述六个方面说,它无疑是 20 世纪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二次伟大的历史巨变。
(7)。“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回答2:

一化是指公有化,是这个词的总纲领;三改造分别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具体的领域。
以个人之见,其意义在于为之后内政外交得以独立自主奠定了经济基础、物质前提。稍微具体来说一下:
农业公有化在于打破大小地主原有的利益格局,为之后能够以农业输血工业奠定前提;
手工业公有化在于整合破碎的生产分布,打击小作坊模式,同时清退落后产业,参考今日供给侧改革,以确保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能够按照计划有序稳步推进,最大限度利用其他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于对原有买办、洋行、外国资本的全面清理,所有制完成转移,实现了“去外国化”(结合当时外交政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基于这样的清理行为之下)。将独立自主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以具有初步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望采纳~

回答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并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一化三改造。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了对于私营工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础。初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回答4: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