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每一句偶数位置上的字音要求平仄分明。五言四言也是这个规则
首先,近体诗的平仄和句子是否对仗没有什么关系,对仗是指意思的要求,平仄是音律的要求。(也就是说,不论两句是否对仗,对平仄的要求都是固定的)
七言律句标准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论七言五言,由于韵脚的关系,第七字是固定的,可以不用讨论。
七言第二、四字须要严格要求;第六字在出句中要求不严格,在对句中相对严格。五言律句平仄就是取七言的后五个字。
格律诗很少有四言的,四言应该是古风,古风对平仄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1.中两联对仗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2.首联对仗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3.尾联对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少于两联的对仗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5.长律的对仗
守睢阳诗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