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知识

2024-11-24 03:25: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你好!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大散文名家的并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明初朱右选此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是此八人并称之始。
三皇五帝: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
“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2:

历史小知识: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管皇帝叫“万岁”?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子口中的"万岁爷"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从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其实,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是人们常用的颂词和祝福语。《诗经・豳风・七月》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之句,它描写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后,举行欢庆仪式的场面。这里的"万寿无疆",是人们举杯痛饮时发出的欢呼语。"万岁"一词,是这些颂词、祝福语的简化。

"万岁"一词究竟在何时归帝王专用呢?史学界意见并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汉高祖刘邦临朝时,"殿上群臣皆呼万岁"。这时的"万岁",与战国时作为一般欢呼语的"万岁"不同,是与一整套朝廷礼仪连在一起的。

一种意见认为,属于皇帝的"万岁",始于汉武帝时。《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呼万岁者三",是谁呼的?荀悦注曰:"万岁,山神称之也。"15年后,汉武帝又称自己"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连山神、山石都得喊他万岁,臣民岂能不呼?从此,帝座前"万岁"声不绝于耳,他人称之,即成谋逆、大不敬了。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汉朝在皇帝以外也有使用"万岁"的情况。如汉朝礼仪规定,对皇太子亦可称万岁。当时皇族中还有以"万岁"为名的,汉和帝的弟弟就叫"刘万岁"。从汉到唐,对人臣称"万岁"的事例,也是不绝于书,不胜枚举。如《后汉书・李固传》记名士李固被权臣梁冀诬陷入狱,门生故旧上书申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到了宋朝,"万岁"之称人臣才决不可染指。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讷,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吁万岁",被人告发,杖责而死(《宋史・曹利用传》)。可见,到宋朝,除了皇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称万岁。

回答3:

【年龄称谓】 ­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
期颐之年:一百岁

回答4:

我们自己才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