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称呼姐姐

古代怎么称呼姐姐
2024-11-14 20:01: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古代称呼姐姐,可直接称姐姐,也可称姊或女兄。

1、姊 [zǐ]

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金文,可以组词为姊妹,意为姐姐和妹妹,也可以是同辈女朋友亲热的称呼;古时的书面用语,对女士的尊称。

例:先秦《诗经·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白话译文:姑娘长大要出嫁,远离父母兄弟家。回家问候我诸姑,顺便走访大姊处。

2、女兄 [nǚ xiōng]:释义是姐姐。

例:北宋宋祁、欧阳修等合撰《新唐书·长孙诠传》:“ 诠女兄为韩瑗妻。”

白话译文:长孙诠的姐姐是韩瑗的妻子。

扩展资料:

古代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的称呼:

1、“姐”在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母、称姊、称妹、称女。

2、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3、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兄姊”、“妹弟”。

4、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可直接称之为“姊子”“妹子”,还称为“甥男”“甥女”。对于女性还可以称为“从子”“从男”“从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女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属称谓

回答2:

“姊”和“女兄”;
两种叫法古代都比较常用;“女兄”比较正式,在历史传记及一些正规的文章中较为常见;“姊”比较口语化
另外古代少数地方(如四川)也用“姐”这一称呼。

回答3:

姊 zi 因为:"阿姊(zi)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回答4:

个人觉得看地方风俗啦,书面的是“姊”

回答5:

姊姊(zi 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