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去世后去哪里

2025-02-03 02:09:0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家逝世称为涅槃、释迦牟尼佛涅槃在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 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走到拘尸那醯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于此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的舍利由摩揭陀国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

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的时候渡过尼连禅河,到达拘尸那迦附近的娑罗树林。依照与魔王波旬的约定,在此示寂入涅槃。并在示寂之前收下最后一位弟子——120岁的须跋陀罗。佛陀让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打起一个卧床,侧卧在上,安详示寂。拘尸那罗,又译俱尸那、拘尸那等,现在位于印度北方邦哥达拉克浦县凯西以北约2.5公里的摩达孔瓦尔镇,是世界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

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在北部印度一个树林中去世,弟子们哭泣着将他的尸体焚化,焚化后的尸骨结晶体和未烧尽的遗骨,被称作舍利,由他的亲属和弟子们作为圣物收藏起来。

【舍利去向】

释迦牟尼死后250多年后,古印度一位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部族纷争的印度。这位晚年皈依佛门的国王,为了传播佛教,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

回答2: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 怪未曾有。而作是念。

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白佛言。

世尊。如来为太子时 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 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 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 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殖诸善根。成就菩萨道 常修梵行。

世尊。如此之事 世所难信。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 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 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佛亦如是。得道已来 其实未久。而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 勤行精进。善入出住 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 久修梵行。善能次第 习诸善法。巧于问答 人中之宝。一切世间 甚为希有。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 初令发心 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 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 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

唯然世尊。愿为解说 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尔时弥勒菩萨 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 出家近伽耶

坐于菩提树 尔来尚未久

此诸佛子等 其数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于神通力

善学菩萨道 不染世间法

如莲华在水 从地而踊出

皆起恭敬心 住于世尊前

是事难思议 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愿为除众疑 如实分别说

譬如少壮人 年始二十五

示人百岁子 发白而面皱

是等我所生 子亦说是父

父少而子老 举世所不信

世尊亦如是 得道来甚近

是诸菩萨等 志固无怯弱

从无量劫来 而行菩萨道

巧于难问答 其心无所畏

忍辱心决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赞 善能分别说

不乐在人众 常好在禅定

为求佛道故 于下空中住

我等从佛闻 于此事无疑

愿佛为未来 演说令开解

若有于此经 生疑不信者

即当堕恶道 愿今为解说

是无量菩萨 云何于少时

教化令发心 而住不退地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

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复告大众。

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又复告诸大众。

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 合掌白佛言。

世尊。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如是三白已。复言

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 三请不止。而告之言。

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 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 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末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 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 知其数不。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

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 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

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 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 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 导利众生。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 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 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 年纪大小。亦复现言 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 说微妙法。能令众生 发欢喜心。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 乐于小法 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 久远若斯。但以方便 教化众生。令入佛道 作如是说。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 或说他身。或示己身 或示他身。或示己事 或示他事。诸所言说 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 若退若出。亦无在世 及灭度者。非实非虚 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

如斯之事。如来明见 无有错谬。以诸众生 有种种性 种种欲 种种行 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 种种说法。所作佛事 未曾暂废。

如是我成佛已来 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 常住不灭。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 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 当取灭度。

如来以是方便 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 不种善根。贫穷下贱 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 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 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 难可值遇。

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 或不见者。以此事故 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

斯众生等 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 渴仰于佛。便种善根。

是故如来。虽不实灭 而言灭度。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 法皆如是。为度众生 皆实不虚。

譬如良医 智慧聪达。明练方药 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 二十 乃至百数。以有事缘 远至余国。

诸子于后 饮他毒药。药发闷乱 宛转于地。

是时其父 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 或不失者。遥见其父 皆大欢喜。拜跪问讯 善安隐归。我等愚痴 误服毒药。愿见救疗 更赐寿命。

父见子等 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 色香美味 皆悉具足。捣筛和合 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 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 无复众患。

其诸子中 不失心者。见此良药 色香俱好。即便服之 病尽除愈。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 求索治病。然与其药 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 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 而谓不美。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 心皆颠倒。虽见我喜 求索救疗。如是好药 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 令服此药。

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 死时已至。是好良药 今留在此。汝可取服 勿忧不差。

作是教已 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是时诸子 闻父背丧。心大忧恼 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 能见救护。今者舍我 远丧他国。自惟孤露 无复恃怙。常怀悲感 心遂醒悟。乃知此药 色味香美。即取服之 毒病皆愈。

其父闻子 悉已得差。寻便来归 咸使见之。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 虚妄罪不。

不也 世尊。

佛言。

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 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回答3:

释迦牟尼佛涅槃在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走到拘屍那醯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後教诲。夜里须跋陀罗(subhadra)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於此拘屍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国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

回答4:

呵呵,那位基督教的朋友可真逗,多读点书吧,呵呵。
清净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化身千百亿是释迦牟尼佛。佛有法报化三身。
世尊释迦牟尼佛只是大日如来无量千百亿化身的其中一位,释迦牟尼的法身是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处在一个我也说不清的不生不灭涅盘的状态,而且很庞大,貌似整个宇宙就是毗卢遮那佛的身体。
建议查毗卢遮那佛资料

回答5:

十方佛世界游化帮助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