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当你向老板请假的时候,他这样回答你:
你想请一天假?看看你在向公司要求什么?
一年里有365天你可以工作。
一年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剩下261天工作。
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
每天你花30分钟时间喝咖啡,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8天。
每天午饭时间你花掉1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22天。
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20天。
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休息不上班,你只干15天。
每年公司还慷慨地给你14天假期,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还要请这一天假?!
这种类型的诡辩就属于偷换概念,它是利用所归纳出时间的重复性来达到目的的,数学上称为“套袋式原理”。
同时亦有一种开玩笑式时的偷换手法。
举一个以下的例字。
在某栋商业大厦中 A君向B君提出发问
A君:不知道F4是什麼呢?(原来问题是指4楼开的是什麼商楼或公司)
B君:F4是台湾某队音乐组合
以上B君把原来A君所指的问题 偷了过来,同时把他换改了另一个可行 同时正确的答案。
当中虽然可以指A君的问题问得不够清晰而引起B君问非所答的情况,但在同时 同一的问题被引到另一种不同 甚至无关的情况 亦是偷换概念的手法之一。
我就我在辩论赛上的体会给你说下
偷换概念主要是指将你方的观点或者说法中的重要观点或者主要逻辑换成相似的另外一种说法,并进而得出相反的结论,从而达到反驳的效果。
比如说吧,在一场“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的辩论赛中。反方问道,交通规则人人知晓,但是酒后驾车违章依然严重,怎么解释? 对方答道,学习交通法规是学习,但是对自己的生命的重视,对他人生命的负责的态度也需要学习的,这也是“知”的范围,这恰恰说明了知难行易。
这个例子中。对方的逻辑是“知”=学习法规,“行”=酒后驾车。
但是对方悄悄的把“知”换成了在驾车中贯彻,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学懂了才算“知”了。明白我的意思么,等于说,只要是违章的都是没学好的,都算是没有“知”的。
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揭露出对方偷换的概念的内容,让他的小花样无地藏身。
这就是我的解释
一、释义: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
二、举例:
给您讲个小故事吧:某甲,好吃懒做,却善于狡辩。一天,某乙调侃甲:“你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怎么致富、娶妻?”甲狡辩曰:“懒人自有懒福!难道你不知道吗,中国人民都是勤苦的,我是中国人民,我怎么会懒呢?”乙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分析]很显然,上述故事中的乙对甲的狡辩之所以无言以对,是因为乙不知道如何来“揭穿”甲的“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其实,在句子“中国人民都是勤劳的”中的“中国人民”是一个集体概念,它并不是确指某一个中国人,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性。而在“我是中国人民”这句中的“中国人民”,它是一个个体概念,即我是中国人民当中的一员的意思。虽然上述两句话中都有词语“中国人民”,但它们的意思却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逻辑学上所谓的“偷换概念”,也叫混淆概念。
三、建议:如果您喜欢辩论,可以阅读一些有关“逻辑学”方面的书籍,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这对提高您的辩论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