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2024-12-26 14:04:2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可以举自己的例子。

在高考的时候,我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和我的同学拼了一年,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50个同学,我是全班倒数第五名,但成绩并没有阻碍我做成自己的事业。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

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

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惟一的标准。

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

如果一个班里有40名学生,难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39个孩子都是笨蛋吗?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是!

所以我有一种自我解嘲说法:其实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没有什么好当的。

当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个追自己的人都没有,你想这种生活多潇洒呀!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我会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

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么?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记清楚,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

比如说这个孩子爱吃麦当劳,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比如说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90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

你要对孩子说,60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这个孩子的分数在潜移默化中就上去了。

他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

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回答2:

家长往往是孩子面临的各种麻烦的制造者,又是孩子难以改正错误和缺点的障碍者。

元元从小就是个聪明好学的好孩子。但是,自从他进人初中以后,成绩一路滑坡,成为父母“心惊胆战”的问题孩子。在家长的恳求下,学校的老师勇挑重担,在周密策划和坚持不懈的帮助下,元元终于浪子回头了!针对元元学习基础较差、想学但跟不上的具体情况,老师牺牲了无数次休息时间,为他义务补缺、补差,启发引导,使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元元网瘾很深,戒除网瘾的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反复。老师不急不躁,与家长密切配合,保持联系,明查暗访,使之没有上网的时间。有一次下午放学后,老师给元元辅导功课到晚上9点钟,但晚上10点钟打电话到他家,他还没有到家。事后了解到他不吃饭又溜到网吧去了,钻了老师、家长两边的空子。第二天老师狠狠地批评他说:“做人要守信用,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得起老师和父母的良苦用心。”

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元元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元元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并被评为市级“突出进步学生”。元元步入了健康成长的轨道,三年后一举考取了心仪已久的大学电脑美术设计专业。

由此可见,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妥当的家庭教育和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当前家庭教育的关键问题,不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指导家长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做什么工作都讲培训,都要“上岗证”,而唯有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关系祖国未来、社会希望的家庭教育——做合格家长没有培训,不要上岗证。其实孩子身上的不少问题,都不是自身形成的,而是家长问题的折射。超常儿童是超出正常家庭教育的成果,问题儿童又是问题家庭的必然产物。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不是没有教育意识,而是缺乏适时、适度、适当的教育技巧。孩子刚懂事时,充满疑团,多有问号,需要解答,需要帮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了万能的上帝;孩子刚步人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成长,对世界充满逆反,心理上的挑战,使他原来认为无所不能的家长,成为他极端反抗的第一个权威。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放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炼孩子翅膀的。

家长要理解,孩子也有不少烦心事。尤其是学习压力大,平日学习负担较重,考分、升学与名次带来的忧心烦恼最难以抹去。遇到考试时会更加紧张,难以寻找时间及时调整心真正放下包袱。

对孩子不应要求过高。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苛,常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做好与孩子沟通的工作。父母高高在上难以沟通,则使孩子心里烦躁,厌学孤独,总觉得委屈,失去自控能力、意志不坚强,办事不能专心,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双双陷人恶性循环。

必须放心、放手,适度关照,这样一来家长虽然会觉得怅然若失,却事半功倍,科学可行。

此时孩子需要宽容,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珍惜与孩子共处的机会,让孩子健康苗壮地成长。

回答3: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