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收获,是保证向日葵籽实产量、质量和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收早了,种子成熟度不够,不饱满,千粒重低,空壳率高,水分大,产量和含油量都低;收迟了,落粒多,鼠、鸟害严重,遇雨花盘籽粒发霉腐烂,损失大。究竟什么时间收获最为适宜,这要根据种子油分积累进程和水分变化情况而定。向日葵一般在开花后15~23天油分积累最快,每日平均增加含油量1.6%~1.8%,开花后30天油分含量达到或接近高峰,此后营养物质进入种子的量极微或停止,油分增长量趋于低微。各单株间开花先后相差5天左右,群体开花30~40天以后,种子内油分含量达到最高峰(即“油熟期”)。这时茎、叶、花盘仍为绿色,种子含油量约为40%。若此时收获,则因含水量高、脱粒和晾晒困难,种子易发生霉变腐烂。当花盘背面变黄,花盘边缘微绿,舌状花瓣凋萎或干枯,苞叶黄老,茎秆黄老,叶片黄绿或黄枯下垂,种皮(果皮)形成该品种特有色泽,种仁没有过多水分,这时就是最佳收获时期。
我国向日葵收获多用人工割盘,收回后可用脱粒机脱粒,或收获后将葵盘向上及时晾晒,稍干后用棍棒轻轻敲击葵盘背面即可脱粒。机械收获是一种速度快、损失少、效率高的办法。
当向日葵秆变黄,上部叶片变成黄绿色,下部叶片枯黄下垂,花盘背面变成褐色时,舌状花朵干枯脱落,苞叶黄枯中变成本品种特有颜色,黑中透亮,带有小白条纹,种仁里没有过多水分,此时收获最为理想。
收获时期适宜既减少晾晒的时间,又可提高籽实的饱满度,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采收时间
向日葵适时收获非常关键。
收获过早会影响饱满度,而且晾晒时间加长;
过晚食葵会发生落粒,油葵会遭受鸟害、鼠害。
如果耽误了收获时间遇到阴雨天气,葵花盘的背面会积水,进而导致葵花盘整体腐烂。
清除病残体
将病株及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覆膜田要及时清除残膜,净化农田。
(2)脱粒晾晒及贮藏: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收获方法:
籽粒较小、不易落粒的品种,采用机收机脱;
籽粒较大、易落粒的品种,采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的方法。
将收获的葵花头平摊于场上,晴天晾晒2~3d,粒变小松动,用机械、木棒或链枷敲打,机械脱粒可能造成碎籽或脱色等。
脱粒产品经过晒风场后,杂质在2%以下,水分10%以下,即种皮坚硬、手指按压较易裂开、籽仁用手碾磨较易破碎时,便可进行装贮;
装贮时须分级包装,严禁与其他品种葵花混装,销售分级出售,可明显增加效益。
尤其注意品种不要混淆:
收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品种的纯度,任何品种都不要掺杂在一起,一定要各卖各的。
很多农民嫌麻烦没有意识,三四个品种加一起甚至颜色不一样也掺一起,这样的葵花籽最终只能卖给剥仁儿厂,因为剥仁儿用的葵花籽对外观没有要求。
储藏
葵花收获后应注意贮藏条件,即应在低温、干燥、通风环境下贮藏,应在15℃以下的室内储藏,并注意通风干燥,不要置于室外长时间暴晒。储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时间过长会使籽仁内的油分酸败。做到防潮隔湿、通风防漏等。
当植株茎秆变黄,中上部叶片变淡黄,花盘背面呈黄褐色、舌状花干枯或脱落,籽粒坚硬并呈现固有色泽即可收获。收获时要分品种收获、摊晒、脱粒、贮藏或销售。要特别注意,有些地区向日葵收获时正值秋季多雨季节,气温较低,土地比较潮湿,要多晾晒、勤翻动、早脱粒,防止籽粒发霉变质而降低商品价值。一般食用种含水量要降到10%~12%,油用种要降到9%,才有利于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