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本的研究情况

2024-12-13 01:08: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历代以来,拓本一直是金石学、考古学和收藏家的重要研究对象。著录和研究碑刻的学问称为金石学,始于北宋欧阳修(1007——1073)所著《金石学》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和碑刻,为碑帖拓本的考古和收藏者耳熟能详。历史文献在今天不断丰富中,古代碑刻浩如烟海,著录必有遗漏。如欧阳修,即便离他很近的隋朝唐初,至他编录《金石学》也已有四百余年,加之,古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信息的严重闭塞,又加之,雷电风雨对碑刻的剥蚀、人为的毁坏,渐渐使之乌有。因此,过分依赖著录对拓本的考古、研究和收藏无异按图索骥一样不可取。
“赐本”是拓本中的一种,为皇家所刻,专门赐给大臣。如宋代《淳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等。另外,还有一种蝉翼拓本,用墨淡雅,拓文清细,犹如蝉翼,为宋代所创造。明代有扑拓的“淡墨本”与擦墨的“诱墨本”。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创“乌金拓”和“媒粉拓”等。 鉴别拓本的真伪,要经常注意观察、研究碑帖拓本,并熟悉某些碑帖特征,如果有文史、地理基础知识,则学可速成。初学之时,如果熟悉历史年号,那么根据碑志上的年款即可断代。此外,根据隶、草、行、楷等书法的发展轨迹及其在碑志上的表现,也可作为断代的依据。
孰知历朝避讳字。可参考陈垣的名著《史讳举例》。唐始缺笔避讳,避“渊”字,而从唐代原样不动录下的宋人无名氏书《景福殿赋》卷里,“渊”字并不缺笔避讳。避“虎”字不避“虢”字,而“虢”字有“虎”字旁;敦煌本中的三个“虢”均以墨涂之。避“丙”、“炳”、“秉”和“建”、“成”、“城”字,而在同一墓志铭文中讳与不讳并存。避“世”、“民”二字,而有的只避“民”不避“世”。由此可见,唐代臣民于君讳可讳而不可讳。在《唐以后历代帝王避讳名表》里:“唐制不避嫌名,二名不偏废,避讳之法本宽,然避讳之风甚。”刻石上的避讳字能提供镌刻年代的佐证,在拓本上的涂墨、抠挖等修改避讳字则可断定拓本产生的最晚年限。不论古代文书和碑帖拓本等,如无当代避讳必是赝品无疑。总之,避讳字是鉴定拓本重要、可靠的行之有效的考证依据。
熟知拓本用纸,对于鉴别拓本的真伪大有益处。麻纸,隋唐五代十国宋元,历经七百余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麻纸以麻、破布、稻草为原料,品种应该有六种,即:厚麻纸、薄麻纸、粗麻纸、细麻纸、黄麻纸、白麻纸。其纸纹间距不等,有的横纹,有的竖纹,有的横纹和竖纹相交。随着朝代、产地、生产批次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却有一个共同的辨别方法;麻纸生产原始,不添加硫酸,因此肉眼可辨别出纸张的麻纤维、草和布丝。粗厚麻纸甚至还能看到麻绳头。宋代拓本纸张多为黄麻纸。明代造纸,已经使用硫酸,出现白棉纸,以破布、旧棉絮为原料漂白制成纸浆,纤维短而无结,厚薄均匀,色白不亚于宣纸。清代康熙年拓本用“棉连纸”,清代中期制造出了一种最薄的纸,名为“净皮”,是拓铜器、玉器、甲骨的好材料。宋代浓墨的拓本,墨色不完全为黑色,微微有些泛蓝,纸的纹理清晰可辨,而淡墨的宋拓本是用淡墨直刷下来的,颜色浅淡,不光亮,有些地方似乎还有刷痕。明拓本大多用烟青拓,墨色显得粗重厚实,纸纹已露不出来了。清代的拓本,从墨色上看有两种:一种是用墨的,看起来有光泽,显得活,这种拓本较为稀少;另一种是用黑煤烟子拓的,看起来发滞,没有光泽。鉴别清代拓本时,如果摸起来手指沾着黑色,说明年代较近,手指不能沾上黑色说明年代较早。
鉴别拓本,首先要看是否为原石,纸与墨是否相吻合;其次看其字之精神和损坏情况;再次看题跋、印章是否与拓本相吻合,如题跋印章可靠,便是善本。 拓本的年代愈早储量愈少愈有价值。已处于枯竭边缘的唐拓本,已经无法用价格来体现它的价值了。古旧拓本,如今已很难收集到。名气大的或经前人著录过的拓本,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价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