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晓春!当时还是宛校长亲自给每位毕业生颁发证书,估计手都累坏了,哈哈,还要一一合影留念。不明白你怎么老问这个问题?昨天好象回答你了啊
宛晓春,男,1960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农业院茶业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于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获食品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6年2月在英国Readin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校长。
曾经留学日本,今年是安徽农业大学80周年,历届校长中,宛晓春是有留学背景的博士导师,安徽农业宛晓春校长认为:大学的办学方向依然应该紧紧围绕安徽农村,而不图虚名,安徽是农业大省,.目前安徽农村依然有牛耕田,丰收季节,到处是日本久保田收割机,这种状况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安徽农业大学应当反省,学位不如才干,培养的人才要紧紧服务三农,专业选择要面向农村,不能把农业学校搞成理工学校。
学术兼职
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茶业学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副组长。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948项目、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国家攻关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源论文10篇。主编面向21世纪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出版专著多部。
在校主要行政工作
主持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财务处、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机关第二党总支;联系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经济技术学院。
荣誉称号
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并被国家人事部记一等功,
获振华科技扶贫奖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安徽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
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安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讲课程
茶叶化学、酶工程、天然产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等
从事研究
1.茶叶及相关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2.茶叶及水果香气形成机理的研究
主要科研情况
1.首次发现一条儿茶素氧化的新途径,在国内首次将双液相发酵系统引入儿茶素氧化,系统地利用茶鲜叶匀浆发酵体系研究了茶色素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红茶色素形成机理及制备技术研究”获2002年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应用K3Fe(CN)6氧化制备茶色素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ZL001 12566.4)
2.主持农业部948项目“葛根黄酮及其单体分离纯化技术中试”,对野生中药葛根中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及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并确立了从鲜葛中同时分离葛粉及葛根黄酮新工艺,葛根黄酮纯度大于97%,葛根素产品纯度达98%。与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并证明了葛根异黄酮对更年期骨质琉松症的药理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薄层色谱(HPTLC)技术,建立了葛根异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为葛根的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以野葛细胞悬浮系为研究体系,通过不同理化因子处理及前体化合物饲喂实验,系统研究了葛根离体培养条件下异黄酮化合物的代谢机理。“葛根种植及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获07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研究了中国特色水果、茶叶和茉莉花中,由键合态糖苷类物质水解,游离态苷元形成香气的生化机理。系统地研究了茶鲜叶中主要香气物质的糖苷类前体及内源ß—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调控。利用酸水解方法释放速溶茶和茶渣中的键合态香气的“天然高香液体茶的加工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ZL 03 132239.5)
4.完成了黑曲霉ß-葡萄糖苷酶产酶菌种的选育、酶的分离纯化、丝素蛋白膜固定化及应用研究;将微胶囊技术与ß—环糊精的包合性能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茉莉精油的微胶囊化及其在茉莉花茶加工中的应用。包埋茉莉精油在茉莉花茶加工中得到初步应用
5.作为农业部948项目“出口创汇型特色茶叶加工技术引进”的首席专家,带领课题组自主研制了国内外第一条集自动化、连续化为一体的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它改变了我国现有茶叶生产中加工机械单机作业的状况,实现了从鲜叶到干茶的全过程连续化生产,并为实现数字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通过清洁能源的选择利用、清洁化加工材料的选用、污染和噪音控制、加工环境卫生的改进等,实现了清洁化加工。
吕绳振。。。。。。。吕书记
宛晓春。。。。。。。宛校长
校长:宛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