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诸葛亮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要用心哦
2024-12-02 23:06: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说到“神机妙算”,大家也许会联想到诸葛亮。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被世人所赞叹,被文人墨客所赞美。诸葛亮就好比是智慧的化身!可是,当我读了《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酸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后,我不禁百感交集,对诸葛亮也有了新的看法。

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料定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走,吩咐赵子龙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的一个森林里,与曹操对战。后来,曹操逃脱了。诸葛亮又派关云长在华容道守侯,而关云长念曹操对他有恩,加上曹操对他苦苦哀求,一念之下释放了曹操,带兵回营。到了大营里,关云长向刘玄德请罪。

我静静地读着,思考着……诸葛亮虽说是个用兵如神的天才,可他也有“马有失蹄,人有失足”的时候啊!

我想:诸葛亮既然既然会天算、地算,那为什么不算算身边的大将军关云长呢?似问:诸葛亮知道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跑,那为什么不派重兵防守呢?而要派柔弱寡断,重义气的关云长去防守呢?他明明知道曹操有恩于关云长,为什么还派关云长去,而不派张翼德去呢?如若派张翼德去防守,就可以杀他个片甲不留,活捉曹操。这样一来,结局就大不一样啦!也不用再打仗了,百姓也不会再遭殃了。那么,刘备也许会得到天下。这可见,诸葛亮也有出差错的时候,他并不是事事都料事如神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的神机妙算,主要是靠平时细心观察,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才成为天才的。书读多了,人也就聪明了,经验也就多了。

说起文官第一人,大家都会想起诸葛亮,诸葛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都是智慧的化身,说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我也不否认他的能力,才能,和智谋,难道他真的就是比较完美的吗?这里有我对他的一点点看法:诸葛亮与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庞士元为友,非常了解他们,而后来与诸葛亮同事刘备的只有庞统,我觉得这里有他的一点点私心,他怕庞统在取西川上有大功,而在准备攻骆城时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是主将帅身上凶多吉少,而庞统却认为诸葛亮怕自己得了头功,这里多少有一点诸葛亮的私心,他非常了解庞统的性格,所以这封书信多少有激将的嫌疑,而使庞统死在了落凤坡。本人觉得三国里的文官还是郭嘉郭奉孝是排在第一,可惜英年早逝,可悲可叹。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回答2:

诸葛亮上网记
今天放学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三步两步向家奔去.回到家,我急忙打开电脑,查看有没有电子邮件.呵!还真有一封.我高兴得打开一看,呀!那人自称是东汉末年名人-------诸葛亮!
在学校里,我已经学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了,早就对他的鼎鼎大名是如雷惯耳了.老师也天天都在我们面前说诸葛亮是多么聪明,拥有的知识是多么的多,反正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没想到,这位“祖师爷“如今也来网上“冲浪“了,那我还等什么?还不马上拜访他,看看他究竟是多么厉害!于是,我马上回复他,叫他指定一个聊天室,好让我两认识认识!
来到聊天室,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我看他好久都不发话,于是我先发话了:“诸葛亮军师!我先问一下,你为什么想起来上网了呀?
诸葛亮曰:“如今吾来上网,,主要目的是来看看如今的教育情况,并且招一些徒弟,因为现在老了,不能在打仗了,所以就准备开以家师塾,把我一生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们!“
一听诸葛亮要收徒弟,正在聊天的人们你一言,我一语,都争着要做诸葛亮的学生!诸葛亮见状,连忙说:“好吧!既然想做我学生,那我先考考你们!谁先把<孙子兵法>背一背?“
“什么?<孙子兵法>?不会!从来都没有学过!“
“什么?不会吧?<孙子兵法>都没学过,不会吧?那你们给我说,你们现在究竟在学什么?“
我一看,马上抢着说:“现在学的可多了!有<济南的冬天>,<春>,<人生寓言> ,<理想>……哦!对了,还有语,数,外……反正,现在是全面发展,什么都在学!“
“什么?老天爷呀!你们怎么学这些无用的东西啊?!竟学些无用的东西!不是我大言不惭,其实这些还没有<孙子兵法>有用呢!“ “哈,这是什么年代了,<孙子兵法>?我还<四书五经>呢!“我大笑着说. “
哦,对了,你也知道<四书五经>?那你一定就是也在学<四书五经>了吧?“诸葛亮曰.
“恩,学过<论语>十则,就在也没学过了!“我说:“oh!现在的学校呀,真是臭!真是臭啊!”诸葛亮说道:”好,既然你不信那些东西没有用,那我们两个就来PK一下!我们两个各自写一篇文章,看谁能赢!好吗?”我对他说道!”什么?既然赶跟我PK写文章?那你不是找死吗?快,笔墨纸砚伺候!”诸葛亮说.”好,刚才我看到一个儿童报社正在征文,我们两个看谁写的能发表!”我说.”好啊!马上就写!”诸葛亮说.
于是,我们就各自写起各自的文章.说实话,我还真的很害怕,再不说人家也是名人,而我却是一个无名小卒……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我终于写好了,仔细的读了一便,还好,写的还算不错!于是,我便交了文章!过了10分钟,诸葛亮也把文章交了!他还傲慢的说:”俺写的文章一定能把编辑员吓一跳,天下还没有人比我写作写的好……”本来发虚的心里各加害怕了……
很快,征文的文章出来了,出稿的文章居然是我!我高兴的跳了起来,我简直不赶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诸葛亮却惊奇的盯着屏幕,马上询问:”我写的才好,可为什么没出书?”编辑员马上回复他:”你的文章虽然写的写的很有”古董”味,但一点也没有现代风格……” 诸葛亮看了编辑员的留言,沉思了,过了好久才对我说:”诶!看来我的知识已经淘汰了啊!我得继续学习啊!” 我还想说什么,可诸葛亮却下线了,只有4个大字在屏幕上闪动:学无止境

回答3:

综观我国几千年历史,涌现出了不少的权臣谋士,其中很多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也可称之为职业经理人,在我看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曾经甚至有人把他称为“史上最牛职业经理人”,但我觉得这可能有夸耀之嫌,因为我模糊记得那什么管仲、乐毅、姜子牙等人好像也蛮牛X的,不过要说到怎么求职、怎么推销自己这方面,诸葛亮同志绝对是可以号称“史上最牛”了,事实上怎么推销自己也是一门高深学问呢,所以我更喜欢称诸葛亮同志为“史上最牛推销员“
诸葛一门三兄弟,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族弟诸葛诞分事三主,都是都是当世英才,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杰出职业经理人,时人说:蜀得其龙(指诸葛亮),吴得其虎(指诸葛瑾),魏得其狗(指诸葛诞)。
诸葛亮在未出山前,蛰伏于南阳,观望天下大势,寻机推销自己。他先是找了一个好师傅水镜先生,后来又找到了一个好丈人,这两人可都是当时的名流啊!正是通过这两个名人的提携,诸葛亮结识了南阳当地各名门豪族,使之甘愿为他建立人际关系网传播名声。而且他的四个好友,也都是当地士族名门子弟,这些就是人脉资源。正是这些资源使得他人虽然处山野之中,但是名声早就远播海内了。诸葛亮同志的人生大目标非常清楚,他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类,所以每每自比管仲、乐毅,可谓少有大志。
然而现实是严峻的。诸葛亮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基本是自学成才,既然不是名校出身,学历自然不高,以至后来曹操等不少同志一再强调“诸葛(乃)村夫”。论起工作经验,估计也只有放牛除草的课外实践和走一走祖国大好河山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问肯定是有的,但也只会纸上谈兵,学院派看不起,江湖派也看不起,所以,他就在那个小乡村里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和宁缺勿滥的心态等待属于他的明天。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优点,就是计划非常周详,他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预先安排布置,而且还会装神弄鬼自个儿神化自个,这也是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手法,美其名曰“做秀”。现在,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而且工作的起薪不能低了,待遇不能低了,职位更不能低了。不仅如此,这份工作得有发展前途,什么前途?就是既能让自己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也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让自己在史籍记载上比得过管仲、乐毅。
在那个乱世,所谓工作和前途,都寄托在找到一个合适的老板身上。刚开始诸候并起,诸葛亮同学年纪还小,学问可能是有的,但政治艺术还领悟不深,估计也看不清一哄而起的大大小小的老板中哪个才是他的真命天子。不要怪他,想象一下在80年代初,谁知道海尔能做到今天这样?同时,乱世出人才,一大批比他名气大、资历深、根子硬的职业经理人已经占据了主要舞台。比如曹操手下的二荀、郭嘉、程昱.....,袁绍手下的审配、郭图.....,连西凉军团都有贾诩这样的高人指导。总之大小诸候底下都有这么一批谋士,自己跑去毛遂自荐,从基层职员做起,诸葛亮实在没有那个好耐性。
终于等到曹操扫平北方大举南下的时候,国际局势明朗化,诸葛亮心中理想的老板也浮出水面。曹操气吐宇宙,超拔群雄,做他的部下基本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儿,连司马懿这样的强人在曹哥活着时也只能做个书记员,哪还谈得上借老板的舞台表演,管仲乐毅辅佐的可不是这样的主儿。况且曹操底下山头太多,各位大爷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诸葛亮去了有能力也得熬年资,后来他弟弟诸葛诞是去了,结果呢?那个苦哟,当他两位大哥诸葛亮诸葛谨在西蜀东吴笑傲江湖的时候,这位三弟还不知道在魏国哪个衙门挂职锻炼呢。
对诸葛亮来说,孙权也不是理想的老板,孙家一门三世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济济,流派众多,像他这样的一个毛小伙儿,在门阀观念极重的汉末基本也只有过着熬年头看天气的日子。他大哥诸葛谨早就去了,成名立万儿的时候可基本没有,熬到第二代才出人头地把持朝政,这就是事实。况且,孙权本人年轻虽小,天赋极高,特别善于搞政治,看起来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但举孙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没有什么地方反叛大臣逼宫,政治平衡艺术精妙之极,诸葛亮去了,就算孙权看得起他,也不可能象后来刘大叔那样“如鱼得水”视为天人。江东历代都督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孙权也从来没有说是离了他们开不成宴席。
至于剩下那几位原汉朝地方大员现军阀头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没搞头。数来数去,只有刘备同志差强人意。刘备当时已经混迹江湖差不多二十年了,要嘛嘛没有,一般人都看不上眼。但诸葛亮分析了他的材料,觉得此人大有潜力。第一,刘备有理想有志气,这是举国皆知的事实,同时刘备的理想与诸葛亮本人的理想相当吻合;第二,刘备能够颠沛流离二十年不改其志,这就是成大事者必需的素质;第三,刘备有举国皆知的人气和好口牌,皇帝喊他作叔叔,曹哥夸他是英雄,一帮武艺超群的兄弟几十年无怨无悔给他卖命,真可谓外有品牌内有实力。第四,最重要的就是,刘备一个流浪汉,虽然本事不差,但比起曹操、孙权这些个家族资源既好,能力又强的大哥还是有明显差距的,而且最妙是在刘备手下就没个真正长脑袋的谋士,不会有人跟他竞争上岗。所以就算他出了馊主意,也没个明白人能指得出他的错。象诸葛亮这样年轻、没经验的小伙,做错事的机会不可能没有,既然没有其他同事指证,老板也昏昏然不知所以,那他也就永远是对的了。
目标既然确定,怎么做得有一番规划,这个可是诸葛亮的长项。自荐材料《隆中对》那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相当于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时会让你写一篇行业分析企业发展战略之类的东东。估计诸葛亮同学早先还写过别的什么“对”,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写么,作为应聘前的练笔。只是现在目标企业是刘备军政集团,别的烧了也罢。
既然下定决心走进江湖,自我要求就不能低了,集团老总做不来,副总或者总助之类总得占着吧,何况刘备小集团,连个上得台面到江东搞“联吴抗曹”的成功学讲座的朋友都找不出来,二把手的位置非我诸葛莫属吧?但一个小年轻,无名无望在深山,怎么跟刘皇叔搭上线呢?搭上线之后又如何让老大极端器重极端信服,主动把位置给我呢?
象同学徐庶那种做法,诸葛亮是不以为然的,跑到街上搞怪,引起老大注意,这种自我宣传效果是不错,但给人第一感觉就不好,哪象个职业经理人应该有的样子。第一印象定位为游侠异人之类的,对以后的职场发展大大不利。况且诸葛亮深知“俯而就之者易,跂而求之者难”的道理,自己帖上门去求老大给个职位,老大就算给了,一犯错误就挨削。老大硬拉你入伙,犯了错误老大首先就得为你扛着,不然岂不是老大英明的眼光看错人了么?一合计,诸葛亮决心用“鸭子浮水”之术做一把高明的。
诸葛亮的方法大家现在都熟悉,就是把广告做足老不铺货,吊客户的胃口,幸好刘备不是张飞这种粗人,不然诸葛亮一番做作可就算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当然这种事也不会发生,刘备何许人也早就在诸葛亮及其应聘智囊团的算计之中。首先是水镜先生一番强力推荐,把卧龙之名深印在刘备脑中,但是刘备虽心动却未行动。故而有徐庶出马再次考查刘备到底有无雄主之气质,考查合格后回马再荐诸葛亮终于成功。等到刘备来访,一早就有线报,诸葛亮等人立即安排,刘大叔三人简直就是鬼子进村,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三人一路听到的歌,看到的人,遇到的事,莫不与诸葛亮有关,直把刘哥胃口越吊越高。诸葛亮要是女人,估计天下男人不为卿狂的没几个。男人追不到女人要骂,但女人主动投怀又要怕。诸葛亮自高身价,便宜无好货么,绝不让刘皇叔轻易到手。但又不让皇叔绝望到不再回来。所以每次刘大叔见不到正主,正失望之际,一准有人偶过攀谈,又把大叔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并更猛更旺。
当然事不过三,玩得就是心跳也不能跳到没人肯再陪你玩。诸葛亮第三次终于接见皇叔,只是还要以睡觉为名让他等几个钟头,也算是最后对老板诚意和心胸的考察吧。弄到这个地步,真不知是老板面试员工,还是员工在面试老板,三个字:高,真高!
至于那篇《隆中对》,则是古往今来第一自荐书,诸葛亮给刘备同志画了好大的一张饼,而且是把刘备同志一直梦寐以求的那张饼给画好画圆了,我估计刘备当时就垂涎三尺了,为诸葛亮的才能,也为他画得那张大饼。
在这过程中,关羽和张飞二人倒是唧唧歪歪地颇有微词,但老板搞定了,下面的同志有意见也白搭。
在整个应聘的过程中,诸葛亮表面上好象什么也没做,但他得到了他要的一切,无为而无不为,还那么的自然得体,谁说诸葛亮一生只知谨慎不够潇洒?谁说诸葛亮以儒家行法家之事?其实诸葛亮潇洒得很,以后什么安居退五路,什么空城计,都是谋定而后动,深通黄老无为之术。
或许现在的社会,象诸葛亮这样应聘是不太可能了。我想说的,是诸葛亮有着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从这个大目标出发,他设计自己的每一步,做了种种周全的准备。就象一个好演员,先得知道自己到底要演什么,再去设计怎么演才象。想做职业经理人,你就得有自己的目标,没有人生目标,也得有职业目标,千万别走一步看一步,须知你不设计自己的路,别人就会按别人的想法来设计你的路。人生一世,不可失去主动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说得狠毒,我理解就是不要失先手,下棋一失先手就步步被动。所以孙权宁可毁家抗曹也决不肯投降,都在于人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职业目标,很多朋友一说就是豪气盖天,我要做老板,我要做总裁.....不是打击人,你有诸葛亮那本事吗?就算诸葛亮也只做二把手呢。明白自身条件,兴趣特长,优势弱项,再定一个实际点的目标好些。否则,目标定错了,错的就不是一步两步,而是满盘皆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