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什么?

2025-02-05 18:21:5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制度变革、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和外需为主导的需求拉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 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我国经济仍会继续高速增长,但不排除在个别年份甚至一段时期内出现波动的可能,原因在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当前,美国 金融 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短期冲击,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美国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 化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企业 国际竞争力加强,外贸 发展 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对这些巨大成就进行 总结 ,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 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制度变革、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三方面论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制度变革。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度创新和变革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人员和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1978年在 农村 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经济组织的效率,充分地发挥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潜力,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去。可以预见,随着充满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推动我国经济进入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二)生产要素的充足供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本高速积累、劳动力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从1978-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7.3%,世界上很少国家能长期保持这样高的投资率。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吸引大量的外资。到2007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 602亿美元。三十年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平均高达4.1%。①我国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每年约有1.9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这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保障。同时,我国的 教育 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200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为377.5万、研究生毕业生达25.6万。劳动者的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人才保障。三十年来,我国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有显著提升。每年的专利申请授权数大幅增加,1990年授权数只有2.3万件,而到2006年增加到26.8万件。我国经济增长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短缺、资金短缺、技术短缺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使劳动力供给大幅增加,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外资的大量引进,使资本的积累快速增加。这些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保障和源泉。 (三)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产品的生产情况,还取决于该国或地区产品的需求情况。从全球范围看,主要产品基本上都是供过于求,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同样,对我国来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短缺经济已得到改变,绝大多数产品是供过于求。因此,需求的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1 738亿美元,是1978年的105倍,年均增长率为18.1%。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资本积累的速度,提高了我国专业化水平和优势资源的效益,创造了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样,我国进口贸易的高速发展也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本品,这些资本货物的进口使我国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了我国工业的效益,提升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增加非常迅猛。2007年出口额为12 180亿美元,是1978年的125倍,年均增长率为18.8%。我国自1994年起,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1995~2004年的十年间,净出口平均为276.7亿美元,且增长相对平稳。而2005-2007年的三年间,净出口急剧增长,分别为1 020亿美元、1 775亿美元和2 622亿美元,增长率分别高达217.9%、74.0%、47.7%,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度分别为23.7%、21.6%、13.8%。②我国外贸的迅速发展是与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的。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这一比重在1993年超过1/3,2001年超过1/2,2006年接近60%。这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功。 二、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经济仍会高速增长的原因 1978~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经济以年均9.85%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以发展 中国 家的身份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我国经济还能否如此高速增长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将在未来三十年内继续高速增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甚至一段时期内,由于出现大的外部冲击或政策失误等原因,导致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促使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不会改变。这些有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将在我国各领域不断展开,其成效将在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逐渐得到释放。目前,我国经济总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虽然商品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则较低。随着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将不断提高。

回答2: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主要源泉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既有国营经济的发展,一有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且私营经济发展的。非常快。有的都成为。知名的大企业。特别是一带一路之后经济发展的就更快了。人们有了钱之后。敢于买东西。又刺激了消费,所以这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回答3: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世界上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时代机遇,更因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从改革、开放、发展三个维度,探寻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源泉,特别是其中的因果联系,可以勾勒出中国40年的发展轨迹。



改革:释放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许多困难,物质供应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年轻的中国政府进行了深入改革和一系列的探索。中国改革开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更主要是探索出改革成功的路径。

一、农村改革序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试图改变传统、碎片化的小农经济,逐步组建互助组、人民公社。这些虽然都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基本相适应,但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难以实现富裕的梦想。

1978年末,中国大地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安徽凤阳小岗村以严宏昌为首的18位农民偷偷地、自发地冒着巨大风险以按红手印方式,签下生死契约,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大包干”),由此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启动了农村新改革,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第一次提出了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其中就包括“联产计酬责任制”。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新改革的必然,解决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问题,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在遭遇罕见干旱的情况下,小岗村仍然取得了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超过13万斤,其中油粮总产就达到了3.5万斤,相当于前20年产量的总和。小岗农民不仅吃饱了肚子,还实现人均纯收入400元人民币,是上一年的18倍。此后,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

回答4:

答这种问题,首先要答党的领导,明白吧,不管什么政治问题都要先把党的领导回答了,然后再谈法律再谈政策。实际上呢,我觉得。法律政策的重要性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