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新中国成立以来,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七个古国的广大地区,都有战国铁器的出土,而且种类、数量很多。在河南辉县的战国魏墓中,曾发现58件铁农具,有犁铧、 、锄、臿、镰、斧等,其中有两个“V”形的铧,构造虽然还很原始,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在河北兴隆县发现了一个战国后期燕国的冶铁手工业遗址,有铸造工具的铁范87件,其中有铁 铸范,铁锄铸范、铁镰铸范。在河南新郑县和登封市的告城镇发现的战国时期韩国冶铁遗址中,有许多原始性的卧式层叠铸范,可知战国时已经发明层叠铸造技术。这种层叠铸造法是把许多范片层层叠合起来,一次浇铸多个铸件。从这些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南北各地农具的种类和形式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而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首先取决于铁制农具的供应程度。冶铁手工业的发展,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给封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铁制农具和牛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