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翻译

2025-02-02 04:57:3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翻译: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出自:《论语·述而篇》

原文选段: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释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孔老夫子一生忧国忧民,他闲来无事之时,并不愁眉苦脸,而是悠闲自在得很。说明了孔老夫子的修养已达到了不一般人所能企及的高度。

人物成就:

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因材施教。大致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告诉我们“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如:颛孙师志向太高,孔子认为他的个性可能流于偏激,所以孔子告诉颛孙师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告诉颛孙师行仁要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着手。对于自己的修养要严谨,对待别人则是恭敬宽容,又能厚待别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

回答2:

《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yao yao, 不是 tian tian)如也。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里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里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一天到晚皱起眉头在忧愁,他休养的很好,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

回答3:

意思是;孔子在家闲居,衣冠整洁,容貌舒展安详,神态和悦轻松.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