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写南京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概述

2025-02-02 15:47: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自然资源有哪些?具体特点是什么可以自行百度。
我就讲讲南京人文资源,南京市作为“十朝古都”,历史遗存丰富,人文历史悠久。自春秋末期吴国建立冶城起,就有了城市的初肇。正式作为地域政治中心,启于三国东吴时期。诸葛亮曾在参观石头城后,留下“钟山虎踞 石城龙蟠”的感叹,虎踞和龙蟠分别对应的就是南京的两座名山:清凉山和紫金山。孙权大帝埋葬在紫金山麓的桃花山。东晋前期烜赫一时的王谢家族,层居住过的地方就是现在夫子庙边的“乌衣巷”,唐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松王朝曾在六合瓜州抵抗北魏,留有佛狸祠遗迹,辛弃疾有词云“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南唐二帝的灵冢今在江宁区。岳飞曾在牛首山出奇计大败金军。到了明清太平天国民国时代,南京因帝都故,历史人文景观尤甚。如阅江楼、胜棋楼、明孝陵、宝船厂、静海寺、毗卢寺、中华门藏兵洞、秦淮八绝、江宁织造府、总统府、考试院、梅园新村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与南京结缘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可自行百度。
码字辛苦,请采纳。

回答2:

南京简称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临长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连太湖水网,北接江淮平原;“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境域,距入海口380公里。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州市,北连扬州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7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3平方公里。
  区域地理可分为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文化两部分。自然环境包括海陆分布、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
  南京地形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南京市平原主要有河谷平原、滨湖平原,沿江洲地及江心洲3种类型。河谷平原主要有秦淮河沿岸的秦淮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7~10米;有位于鼓楼以北金川河沿岸的金川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在6~10米;有位于江北滁河中下游沿岸的滁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5~10米;有位于高淳东部胥溪河河谷平原,滨湖平原为南部石臼湖与固城湖湖滨地区,地面海拔大部分在5~7米。
  南京山脉
  在城区外围,六合县境内北部有东平山、冶山,东南部有以玄武岩为主的方山、灵岩山;江浦县境内分布着东北--西南向的 老山 山脉;城郊和江宁县是宁镇山脉西段的分布地,沿江边第一列(即钟山北支)分布着栖霞山、南象山、幕府山,第二列(即钟山中支)有灵山、紫金山等,第三列(即钟山南支)的山最多,有汤山、方山、牛首山等;溧水、高淳县境的东部是茅山山脉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有名称的小山丘外,还有许多无名岗地间杂其中。
  南京城区起伏不平。紫金山中支的余脉向西延伸,在太平门旁为富贵山,进城为小九华山、北极阁,继续向西连接古长江冲积物堆成的下蜀黄土岗地,把南京城一分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在城北锈球公园附近还有狮子山(又名卢龙山),城西有马鞍山,城南有石子岗(又名玛瑙岗、聚宝山)。
  南京地理优越,风景佳丽,赢得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的赞誉。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47亿立方米,但南京市承接了长江、水阳江、滁河的大量客水,入境水量达9162亿立方米。河流方面,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公里。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干流全长110公里,河道弯曲,集水面积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运河和天生桥河。
  湖泊方面,南京市区主要有玄武湖和莫愁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3.7平方公里和0.37平方公里;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201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
  根据实例,分析后得知水资源特点:(1)本地水资源量少,客水资源量丰富:我市地处两江两河下游,过境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9000亿m3,2000年过境客水资源总量为9311亿m3,其中长江客水9266亿m3,占99%,水阳江客水29.57亿m3,滁河上、中游及支流客水8.4亿m3。
  (2)本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丘陵山区缺水较严重;
  (3)城区地表水水质较差,丘陵山区地表水水质较好。
  但是,南京年实际用水量已超过56亿立方米。这就引发了人们关于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讨论与分析。根据《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汇总分析》报告:本地水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水量的要求,必须依靠客水资源补给,通过利用长江水,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水旱危害频繁,遇干旱年份,丘陵山区连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沿江地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县在中等干旱年、特殊干旱年缺水严重,只能靠从外地提、引水。
  所以,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更应该做好水资源保护的工作,平衡水资源供需。
  南京拥有较丰富的气候资源。在气候区划上,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京处于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影响较深,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夏季受欧亚大陆低压区影响,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程中的季节,多以干燥凉爽天气为主。
  历年平均气温:14.4℃,年均最高气温20.4℃,平均最低气温11.6℃,极端最高温43℃(1934.7.13),极端最低气温-14℃(1955.1.6)。
  日最大降水量:198.5毫米(1931.7.24),小时最大降水量68.2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177.3毫米/12日。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6%,最大月均相对湿度为81%,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3%,年内变化6、7月大,4、5、8、9月小。
  风向、风速:年均风速3.6米/秒,最大风速27.8米/秒(1934.7.1N.W),极大风速39.9米/秒(1934.7.1N.W),主导风向为东北西南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
  霜冻期:全年无霜期达200~300天。
  但是仍旧有不少气候资源方面的劣势,例如灾害性气候。灾害性气候有: 台风:南京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可有1~2次,多在6~10月,其中8月最多,7月次之。
  寒潮:入侵南京的寒潮(即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的天气)平均每年5.5次,以12月出现次数最多。南京从10月到4月均可有寒潮天气出现。
  冰雹:以3月和5月出现机率较高,各为33%。
  炎热高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全市从6月上旬至9月中旬都可能出现,并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较多。
  长江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也可能是我国为患最严重、频率最高、抗灾费力最大、迄今还无法根治的自然灾害,是中国的心腹之患。近些年长江大洪水高频发生,除湖泊围垦等人类活动因素外,全球变暖所引发的长江流域气候、水文特征的变化是主要原因。
  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与武汉、重庆并称“三大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总的说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

回答3:

这个现成的估计不好,不过你可以找当地旅游局咨询一下,他们一般都有现成的,就说是老师做科研,他们一般都会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