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应用的最多的是TLC,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对照药材,按同样的方法提取前处理后,在同一张板子上点样、展开和(或)显色,检视斑点是否有相同的Rf值,以及数目、颜色等来判断;
二是用主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对照品来比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做为半定量的方法。
HPLC也有应用,比较好的就是指纹图谱,不仅可以用做鉴别,甚至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判断药材的优劣。对中药制剂产品的稳定性(指工艺上的)也是很好的控制手段,在国外用的比较好,如银杏制剂,在国内主要用于白酒的勾兑。
对挥发性成分为主的药材,可以用GC来鉴别。
主要就是这些,当然对HPLC和GC来说,可以有比较多的检测器可以选择,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最常用的还是TLC,简便快捷。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1 HPTLC在中药药物分析中的应用TLC常用于分析测定生物碱、黄酮类物质。HPTLC法对这类物质的分离效果好,且扩大了物质分析的空间。最近几年, HPTLC法用于中药药物的分析报导数量大大增加。
杨小明等用反相高效薄层色谱:从银杏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聚戊烯醇同系物的混台物;张尊听等以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野葛根中游离葛根索及总葛根索含量;伍庆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建立了快速测定知母药材中菝葜皂苷元的方法;米莉莉等用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天然虫草与人工虫草菌丝体中核苷类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建立了不同虫草样品的荧光淬灭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梁小洁等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建立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梁乾德等综合运用高效薄层色谱(HP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3种方法对四物汤的cl,c2, c3部位及四味单药相应部位进行分析和比较;库尔班江等用硅胶G254高效薄层色谱法双波长法对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对玉泉丸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对葛根芩连胶囊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对心可舒片中葛根索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不同厂家正青风痛宁片中青藤碱( Sinomenin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冠心通脉灵片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郑萍等采用高效硅胶预制板,用双向展开色谱法分离检测黄腾素中掺杂的黄连素。秦学功等采用高效硅胶薄层板,并对展开剂进行优化,测定了苦豆子Saphara alopecuroides L. 植物中生物碱,分离出了6种已知的生物碱。曾常青等利用高效硅胶薄层板对动物药不同蛇胆的胆汁酸的14种组成成分进行了考察,发现其有相似组成,并对含量最多的牛黄胆酸进行了含量测定。
这些不同实验结果均显示用HPTLC法测定中药药物中的成分,斑点与上下斑点距离较远,清晰,圆整,无托尾,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板间误差小,分离效率高,快速方便,可以作为中药质量控制和含量测定的依据和分析方法。
2.2 假相薄层色谱法在中药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聚酰胺为固定剂,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溶液为流动相的假相薄层色谱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中药药物的分离鉴定。林辉概等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SDS, SDBS,TrionX-100, OP, Tween-80,TPC, CTAB, CPC, Zeph的胶束溶液和TrionX - 100与SDS, SD2BS, TPC, CTAB等混合胶束溶液为展开剂,研究了槲皮素、桑色素和芦丁的胶束薄层色谱行为,拟出了以4% Zeph2乙酰丙酮2水(5∶1. 5∶5)溶液为流动相,聚酰胺为固定剂的三种黄酮的分离体系,并对槐花试样中的黄酮进行分离和鉴定,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杜林等分别用CTAT(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和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作展开剂对苦参散中各组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发现在一定的溶液浓度下,两种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溶液都可以分离出单体成分,且CTAT胶束溶液展开效果优于SDS胶束溶液。戈早川等以2%CPC-醋酸乙酯(9∶1)胶束溶液为展开剂,在聚酰胺薄膜上成功的分离了黄连及其制剂种的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四种成分的胶束薄层扫描法。梁淑芳等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庚烷-正丁醇-水微乳液作为展开剂,通过聚酰胺薄层色谱,考察了微乳液类型对沙棘黄酮分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水量70%的微乳液作为展开剂,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分辨效果理想,为沙棘黄酮的简便正确分离建立了新型的色谱方法。
2.3 RPTCL法在中药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对于含有极性成分的中药的分析鉴定, RPTCL法无疑具有相当的优势。张子忠等以甲基键合硅胶CF254板,甲醇:水(7∶3)为展开剂,对北沙参的成分进行测定,测出了8个主要谱峰,并对欧前胡素成分进行了定性,同时测定了色谱参数,结果表明RPTCL法能简便、快速、高效的分离北沙参中的欧前胡素,该板性能良好;用BC18F254板,乙腈2水(1∶1)作展开剂,展开8cm反相薄层色谱扫描法分离并检测蟾酥中的8个成分,其中脂蟾毒配基的定性、定量方法已被建立。并用此法测定了3个蟾酥样品中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3.8% ,变异系数(CV)小于2,比现有其它方法重视性好,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对不同产地、不同时间采收的蔓荆于中牡荆素和对羟基苯甲酸进行了反相薄层色谱定量分析比较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分析的影响,同时优化了实验条件,用于蔓荆于中上述两成分的分析,简便重现牲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 91.2%。
陆懋荪等用反相C18荧光薄层板,并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溶剂系统对金银花、山银花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回收率高,干扰少。兰亦青等采用RP-C18 F154S高效反相薄层板, 并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展开剂, 对白芍中含有的丹皮酚(Paecnol.)、芍药苷(Paeoniflorin.) 及认为有副作用的苯甲酸(Benzyl acid.)同时进行了分离测定,由于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因而比吸附TLC重现性好;同时分析三者的含量,更快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