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以铅为釉的基础,加上少许的氧化 就可得到青绿色,熔点低只 烧摄氏七百到八百度,,必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
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
东汉的中后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也选用一般瓷器使用的高岭土。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钴料画成图案烧制而成,只用一种蓝色,但颜料的浓淡、层次,都可以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青花简朴而又华美,既复杂又统一,如同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特色,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品种。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永乐轩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於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末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元代以来回教的输入也给此时带来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运用,布局内容清晰明朗,感觉出他的雄浑古朴。
成化、正德为青花瓷的中期,此时苏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细致的表现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标。
嘉靖、万历年间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给嘉靖诸窑带来盛况,色彩浓艳而强烈。此时产量较大,并由荷兰船运往欧洲。
青花釉红的搭配相植,也制造出一些创新的作品。
成化瓷采用斗彩,先用青花料描出轮廓,釉烧之后,再加上釉上彩,填入五色,增加艳丽,极为有名,成为后世争相仿制的对象。正德年间采用回青,淡而暗,胎质也欠洁白较不如成化碗盘之类较多,渣斗是其独特的地方。
谈起中国古代陶瓷品类中声名远播的青瓷系列,考古界总会联想到其鼎盛时期的代表窑体系——浙江“越窑”。江西省考古学家通过对玉山县新发现的一处大规模窑址进行发掘整理后,于6日正式宣布确认,江西也存在着与浙江“越窑”在晚唐五代鼎盛时期相近似的青瓷生产工艺、产品和完善体系,改写了青瓷鼎盛期主要在“越窑”的中国青瓷发展历史。
今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浙赣铁路复线改建工程,在赣东玉山县下镇镇渎口村东约一公里的丘陵坡地上,发现了一处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距今约1100年的晚唐五代青瓷窑址。经过考古学家的抢救性发掘,目前整个窑场的发掘面积已达1000平方米,揭示出了斜坡式“龙窑一座”以及最深处达4米多的大量青瓷器堆积。
由于这是一处典型的烧造青瓷器的民间窑场,出土器物也绝大多数为青釉瓷和少部分酱褐釉、黑釉。目前出土完整和可复原器物近2000件,已经复原315件,主要为壶、钵、碗、熏炉等生活用具,以及瓷塑、建筑构件和窑具等。中国古陶瓷专家、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介绍,从出土的双步短流把柄壶、长流把柄壶、黄熏炉、刻划花卉碗以及双鱼形瓷塑等器物分析,这些均属青泛黄绿釉青瓷器。专家认为,这不仅代表了晚唐时期衬块支烧等多种复杂工艺的最高成就,而且其器型和花色也均代表了当时烧造青瓷的最高水准。相对于晚唐五代青瓷烧造鼎盛期代表的“越窑体系”,江西玉山窑的生产工艺、艺术成就和产品品种都自成体系,且成就相当。
青瓷器是指因釉料中所含铁元素,经过高温烧造、釉面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瓷器。其发源于东汉,鼎盛于晚唐五代。浙江省上虞和绍兴一带因延续时间较长和体系完备,被称为“越窑”。专家认为,由于早在三国时期,江西和浙江曾属于同一辖区,千百年来双方的制瓷业互相影响、渗透和仿制。因此,新发现的江西玉山窑充分反映出赣浙两省瓷业的渊源关系,不仅为江西陶瓷发展史充实了一段至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赣浙两省窑业的相互交流,甚至为改写中国青瓷发展史提供了新的佐证。
目前,考古专家正继续对窑床和作坊遗迹进行重点清理,以期完整保护这一江西省陶瓷考古的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