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又称学年学时制。实行学年制的高等学校,其学年和学时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的规定,既规定一定的修业年限,又规定一定的教学时数。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扩展资料:
每一学年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门类和教学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优点是整齐划一,便于管理,有利于保证一定的培养规格和质量。缺点是课程多,学生负担重,统得过死,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需要教学计划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甚至随时改变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学分制
百度百科-学年制
学年制:
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又称学年学时制。实行学年制的高等学校,其学年和学时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的规定,既规定一定的修业年限,又规定一定的教学时数。每一学年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门类和教学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优点是整齐划一,便于管理,有利于保证一定的培养规格和质量。缺点是课程多,学生负担重,统得过死,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分制: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有些可能是必修课 也就是这个学期必须要学习的 学分制的一半都是选修课 你可以在大学里任何一年去学那门课 举个例子来说 一个学期规定要学满10分的课程 比如语文3分 数学3分 英语3分 美术 历史 地理 音乐1分 加起来任意10分的课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