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采纳秘诀
1.学YY,见到介绍某物或某景的问题,就输如关键字,搜索就OK了!
2.要有礼貌,在回答的开头加一个“你好”,结尾上加一个“谢谢”,不过要注意语句通顺,不要太做作了。
3.遇到询问你对某事的看法时,要写长,越长越好!提问的人一般都是喜欢长篇大论的。
4.留意零回答问题,提那种问题的人一般都很急,只要你答到一点,可能提那种问题的人很急切就采纳你的答案。
5.回答问题不要离题,不能总是一看标题就回答,内容补充都不看,那样提问题的是不会采纳的!
6.回答时回答的越早越好,那样遇到投票就有优势。很容易就投票成功。
7.快点得到积分,等级高了就有威信,采纳率就高了。还可能会追加呢!那还不好吗?
8.别违规,多看看知道关于回答原则。
9.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分类去回答,这样采纳率就高。
注:
误区1:回答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误区2:回答采纳率低就是废物。不是这样的,等级还低,你不受重视而已,刚开始不要太心急。
★zxf76543整理,转载请注明★ ~
百度知道得分经验
一,注意回答问题的数量,要不停地回答问题,尽量多的回答问题,这是你得分的基础。
二,注意回答问题的质量,在回答数量多的前提下,回答尽量贴近主题,要告诉别人他最想知道的东西。否则就是罐水了。
三,注意回答问题的速度,通常提问者提了问题,总希望马上得到答案,如果你在第一时间里,给出了合适的答案,通常被采用的机会就比较大。
四,不放过每一天都必拿的的分数,如下:
每天首次登录:加5分。
每天回答问题:最多加20分。
每天参加投票:最多加5分。
每天登录百度百科:最多加5分
就是说,你每天有35分是必拿的,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五,善于利用搜索来找到答案,其实,很多朋友的问题在百度知道里早已有了,你只要搜一下,复制,粘贴就行了,正所谓:用百度搜索解决百度知道!不过在引用时,为了尊重别人的劳动,记得署名来源哦。
六,不必一味追求高分问题,一般分数越高,回答的人也越多,但是答案多了,提问者也可能会没了方向,不知如何选择。除非你对该问题有绝对的把握,不然,别去碰运气,与其滥竽充数,不如扎扎实实慢慢积累。
七,暴冷门,偶尔看看一些零回答的问题,由于一直没有回答,提问者可能比较失望,此时,你赋以关心或提供建议,即使没有提供真正的答案,很可能也会被采纳,因为问题的采纳完全是随个人意愿而行的。
八,有备无患,才能百战不殆,平时多收集一些资料,各方面的都行,只要是自己认为好的,就拿来,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九,反其道而行之,若自己有一些非常好的资料,可以反过来通过答案来寻找问题,例如:我有一篇关于什么是CMOS的文章,那么在知道最上面的搜索框里,输入“CMOS”,然后搜索,找“待解决的问题”,往往会有人提此类问题,马上将答案贴上去,通常被采纳的机会比较大。
友情提示:一个答案不宜回答太多的问题,尤其是带有网址的,会被系统误认为是滥发广告,从而被封三天!切记!
十,千万不要作弊,不要违反规则,不要自问自答,否则你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是自己增长知识的机会,学会礼貌、尊重、耐心、细致,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会收益非浅。 总之,不必急于求成,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要为了分数而疲于奔命,身体的健康是最主要的,分数的高低有时并不能代表你的知识掌握程度,充其量只代表你在百度知道里非常活跃罢了。
★houbin3651整理,转载请注明^_^★
老实答题喽,再请看
玄家法宝:
法1:回答基本快,晚了没豆腐吃,但不要忽视质量
法2:回答基本准,别人没想到的你都要想到,也就是补充楼上的问题,让提问人看了觉得VERY GOOD
法3:回答会寻摸,掌握提问人想的是什么,他是不是急于要答案,如果是这样,赶紧命中目标,也就是找资料快回答,往往提问人因为感激而追加你点分
法4:找冷门,没人答的那种(引用某人密典),就算回答不理想,提问人也会因为有人回答把分给你的,资料可以去相关论坛找找,用论坛的搜索引擎
法5:找高悬赏的题目
法6:凭自己平常的积累,如果能找到一点线索,便能捞到一条大鱼
法7:去创建和编辑词条,如果够精彩,会有些奖励的
法8:如果回答够快,再多加点质量,让回答够精彩,如果被编辑选中,有希望获得50分奖励
最后,就看你得了,以上仅为参考
积分增加:
操作 获得积分数 说明
日常操作
新用户首次登陆 +20 完成帐户的激活
每日登陆 +5 每日只在第一次登陆加分
每日登陆百科 +5 每日只在第一次登陆百科时加分
回答
提交回答 +2 每日最多可获得20分
回答被采纳为最佳答案 +20
+悬赏分 回答被提问者采纳为最佳答案,或者通过投票被选为最佳答案,回答者可获得系统自动赠送的20分+提问者设置的悬赏分
创建一个新词条 +5 编辑一个词条 +2 每日不限
减少处罚
处理过期问题 +10 提问者对过期问题进行处理,包括采纳最佳答案和选择无满意答案,都可以获得系统返还的10分
其他操作
投票 +1 每日最多可获得5分
奖励
最佳答案受到大量好评 +50 最佳答案被评价的次数达到200次,若其中评其“好”的次数达到总次数的80%,系统给最佳回答者增加50分奖励积分。
积分降低:
操作 降低积分数 说明
提问
悬赏付出 -悬赏分 提问用户设置悬赏、追加悬赏,扣除相应积分。第一次设置悬赏分最少为5分,最多为100分或其积分上限(当积分不足100时),追加悬赏分最多为50分或其积分上限(当积分不足50分时),悬赏付出的分数将不会返还。
匿名提问 -10 提问用户采用匿名方式提交问题,扣除10分悬赏
处罚
提问上线后被删除 -20 提问上线后,被管理员删除,扣除提问用户20分,答复者不扣
回答上线后被删除 -10 回答上线后,被管理员删除,扣除回答用户10分
评论上线后被删除 -5 评论上线后,被管理员删除,扣除评论用户5分
问题15天内不处理 -20 问题到期,提问用户不作处理(不做最佳答案判断、不通过提高悬赏延期问题有效时间,不关闭问题,或不转入投票流程),扣除提问用户20分
如何选择头衔
每个用户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积分、等级和头衔。我们特地为您订做了三套角色系列,请您在注册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角色,您可以通过问答等操作不断增加积分,同时您的等级和头衔也会随积分不断晋升。
下面这个是 houbin3651网友总结的经验,非常值得一看:
一,注意回答问题的数量,要不停地回答问题,尽量多的回答问题,这是你得分的基础。
二,注意回答问题的质量,在回答数量多的前提下,回答尽量贴近主题,要告诉别人他最想知道的东西。否则就是罐水了。
三,注意回答问题的速度,通常提问者提了问题,总希望马上得到答案,如果你在第一时间里,给出了合适的答案,通常被采用的机会就比较大。
四,不放过每一天都必拿的的分数,如下:
每天首次登录:加5分。
每天回答问题:最多加20分。
每天参加投票:最多加5分。
就是说,你每天有30分是必拿的,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五,善于利用搜索来找到答案,其实,很多朋友的问题在百度知道里早已有了,你只要搜一下,复制,粘贴就行了,正所谓:用百度搜索解决百度知道!
六,不必一味追求高分问题,一般分数越高,回答的人也越多,但是答案多了,提问者也可能会没了方向,不知如何选择。除非你对该问题有绝对的把握,不然,别去碰运气,与其滥竽充数,不如扎扎实实慢慢积累。
七,暴冷门,偶尔看看一些零回答的问题,由于一直没有回答,提问者可能比较失望,此时,你赋以关心或提供建议,即使没有提供真正的答案,很可能也会被采纳,因为问题的采纳完全是随个人意愿而行的。
八,有备无患,才能百战不殆,平时多收集一些资料,各方面的都行,只要是自己认为好的,就拿来,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九,千万不要作弊,不要违反规则,不要自问自答,否则你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是自己增长知识的机会,学会礼貌、尊重、耐心、细致,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会收益非浅。
总之,不必急于求成,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要为了分数而疲于奔命,身体的健康是最主要的,分数的高低有时并不能代表你的知识掌握程度,充其量只代表你在百度知道里非常活跃罢了。
回答者:houbin3651 - 榜眼 十二级 4-6 10:06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51115.html
1、事先运行各种各样的注册机,为别人排忧
2、搜索——复制粘贴炉火纯青
3、本身知识较为丰富
4、要凭第一感觉 提问者最需要的答案以及是长篇大论还是简单明了
5、冷僻的问题 如果自己对其有点了解的 可以尽量回复 时间多点也没多大关系 一般得分几率很大。
6、细心观察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 都在一天的哪个时间段出现 把握这个时间段在线答题。
7、回答了一个相同的问题 如果马上发现又出现几道相同的题 那么就不要去回答了 以我现在的经验大部分是捣乱和刷分的 (对提高采纳率而言)
8、高积分而题目过于简单的也通过不答(采纳率而言)
1.学YY,见到介绍某物或某景的问题,就输如关键字,搜索就OK了!
2.要有礼貌,在回答的开头加一个“你好”,结尾上加一个“谢谢”,不过要注意语句通顺,不要太做作了。
3.遇到询问你对某事的看法时,要写长,越长越好!提问的人一般都是喜欢长篇大论的。
4.留意零回答问题,提那种问题的人一般都很急,只要你答到一点,可能提那种问题的人很急切就采纳你的答案。
5.回答问题不要离题,不能总是一看标题就回答,内容补充都不看,那样提问题的是不会采纳的!
6.回答时回答的越早越好,那样遇到投票就有优势。很容易就投票成功。
7.快点得到积分,等级高了就有威信,采纳率就高了。还可能会追加呢!那还不好吗?
8.别违规,多看看知道关于回答原则。
9.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分类去回答,这样采纳率就高。
我都是这么做的.
当你的回答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