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政治热点问题 急需!~~

有问题也要有答案 光给网址也行
2024-12-18 15:30: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009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资料整理

专题一 抗震救灾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背景资料

1、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的损失巨大。

2、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3、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三个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大、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4、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5、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

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

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

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6、明确提出了灾后重建的要求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与书本知识结合点:

生命是珍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要学会调控情绪

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含义、重要性、做法)

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为国分忧解难。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是抗击灾害的钢筋铁骨。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谐社会/科技创新

思维拓展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当发生火灾的时候,该怎么办?

面对意外事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伤痛,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地震发生时,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何翠青沉着冷静地冲出宿舍,脱离了危险。但当她意识到其他同学还在熟睡时,又毅然返回摇摇欲坠的宿舍,帮助同学们逃生,自己却被压在废墟下。废墟里的何翠青用顽强的意志跟死神对峙了50多个小时,成为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出的幸存者。因为被压时间太长,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永远失去了右腿。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从珍爱生命的角度,我们应该向抗震小英雄何翠青学习什么?

专题二 展中华风采 铸奥运辉煌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8月8日晚8时,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北京奥运主体育场,包括80多位外国政要在内的9万多名世界各地观众来到现场,和全球几十亿电视观众一同见证地29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典(残奥会开幕式)

2、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3、奥运理念、建筑、火炬传递(金晶、吉吉)

4、志愿服务,增添风采

5、奥运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与教材结合点

生命的珍贵性、人生的价值、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合作和竞争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

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

2009中考政治热点专题资料整理

专题三 神七飞天 谱写中国科技新篇章

一、热点背景

1、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时间、人物、创下的众多第一、神七展览)

2、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9日召开。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3、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

自主创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依靠我们国家自身的力量(或基本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创新的能力,也即将创新资源(主要指知识等)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开拓新市场、新品牌的能力。

4、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把鼓励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矢志不渝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①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②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③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④此外获得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二、与教材知识结合点

1、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

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加大,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前进的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和物质条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重奖创新人才;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力引进过内外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为其提供法律保证。

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学校: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举办科技专题讲座、科技创新小制作、科技活动征文比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

青少年: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要努力学习,打好各学科的基础,不断积累知识,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三是要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教育创新:

国家: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

学生:转变学生方式做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终身学习,不断创新。

3、列举自主创新的事例

科技创新:2006年4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歼—10飞机、太行发动机和新一代空空导弹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同时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航空发动机和导弹的国家;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崭新的跨越;在以“水立方”“鸟巢”为代表的北京奥运工程建设中,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在原料、技术、施工等环节获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创造了奇迹;2008年9月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并成功出舱行走。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制度创新: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体制创新: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表明了什么(启示)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第二,表明了我国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三、表明了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第四,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第五,表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重和尊严;

第六,表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进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精神。

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召开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第三,我们应以杰出的先辈为榜样,以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兴旺为己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化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例问:(1)获奖者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例问:(1)获奖者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获奖者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答案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2)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相统一;培养和树立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牢记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从祖国需要出发,选择成才目标;培养团队精神等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7、智力成果权

8、航天精神

材料一:嫦娥奔月的视频资料

材料二:从立项研制到实施发射,绕月探测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开创我国航天史上的7项第一

材料三:在地月转移过程中,欧空局所属的测站为我们提供了服务,各种信息交换也是遵循国际标准协议进行。这为中国航天测控以后对外合作走出了一条新路。(注:中国的嫦娥登月”一出台,便有英国希望与中国在技术合作。中国在“嫦娥登月”中坚持了独立自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原因。

成功原因

n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n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n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综合国 力不断提高。

n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n 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n 良好合作有利于事业成功,竞争合作求双赢。

专题四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

一、背景资料

1、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历史史实:时间、内容、影响及意义)

2、2008年12月18日,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

3、2009年建国60周年

二、与教材知识结合点

1、6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原因。

(1)举例(2)说明了什么(3)根本原因和原因

2、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没有变。

4、改革开放的性质(十七大描述)

5、改革的实质、根本目的、作用。

6、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7、把握一个大局,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

8、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的改革 )。

9、青少年如何做:改革(主人翁、应对、拥护者等);开放(平等、开放、参与意识)

指标
单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1、图表一、二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共同说明了什么?

2、图表一所得结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图表一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图表二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两个图表共同说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2)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3)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才能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 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5)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6)……

专题五 关注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背景资料

1、2008年10月19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文件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2、200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六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是宏观形势极为严峻的一年,“一号文件”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也将是近年来较大的一次。

二、与教材知识结合点

1、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2、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有利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6、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要求

7、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需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8、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9、正义的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1、改革开放的相关问题

12、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13、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六个一号文件。

其他的您可以在百度上搜一下,很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中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