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典籍的几个问题

2024-12-15 20:24: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物质形态上的 不同
从装订上看,书刊成册,报纸则为散张。从开本上看,书刊普遍小于报纸。开本是一个印张裁开后的若干等分数目。如两面印刷,则按半张计算。书刊很少有大于8开本的,书多为32开、16开.刊多为16开.而报纸多为对开或4开,很少有8开或小于8开的。
出版时间上的不同
报纸出版周期短。它一般为1—3天,其中日报最多,次为周五、周六报,周报、旬报为少。期刊虽然多为连续出版物,但出版周期长,多为月刊、双月刊,其次为半月刊、季刊.而周刊、旬刊或半年刊较少。
出版内容上的不同
书刊专,报纸广。书刊深,报纸浅。
受众目标上的不同
报纸受众广泛,书刊受众集中。报纸受众大众化,书刊受众专业化。
出版物保存上的不同
图书必须装订成册,期刊稍加装订亦可成册,故上架便利,借还方便。而报纸开本大,为散页,装订不易,即便装订成册,报纸的合订本借还携带也殊为不便,保管又要特殊的书架。

2、国家不幸思想家幸。
文化出路与社会政治出路。
社会转型与价值的多元追求。
文化轴心的初步确立。

3、《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中不少地方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华传统的美德,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封建性糟粕,封建社会所谓的“三纲五常”伦理贯穿全篇,而在对历史的论述和对人物的介绍,也存在严重的思想局限。
1995年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新三字经」,全文1272字,图文并茂。该书以青少年为对象,兼顾教育全社会,力求把时代精神、时代文明和中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集思想性、形象性、知识性于一体,成为一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材。
新旧三字经都是以青少年为对象,继承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韵律协调,抑扬顿挫。
在古代,《三字经》和中国的整个教育体制是一脉相承的,从小读了《三字经》,就算是科举考试也用得上,与中国古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是契合的。如今,教育体制和过去不同了,而且整个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与过去也不同了,《三字经》很难起到过去那样的作用。
传统《三字经》那样只关注本民族传统和本国历史的思维模式显然已经过时,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完整认识历史把握趋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把全新的内容充实到青少年的启蒙教育中,这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据介绍,新《三字经》分为“中华篇”与“世界篇”,主要体现出现代性、人文性和反思性。全篇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反映当今人类进步成果和时代精神。体现了人文教育和传播思路

4、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撰述特点:严谨实录 客观公正 评价分明

5、 于丹用通俗诙谐的方法去演绎经典,在这过程中,引经据典,甚至征引了不少国内外奇闻趣事来佐证她的观点,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方式将严肃的的经典解说得诙谐风趣、老少皆懂。不同的只是方式方法,而经典的内核依然不变。
于丹用现代的价值观来解说经典《论语》,将经典赋予现代因素。《论语》的核心价值如仁义礼君子处事之道,被于丹解读成现代味十足的“天地人之道、心灵、处事、朋友、理想、孝敬、诚信之道”,如此解说,既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及文化需求,又不失经典原来的韵味。在于丹看来,《论语》的真谛,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人们惊奇发现,原来经典可以如此解读,经典并非只能是高端的知识分子的专有,普通大众也可以从经典中获取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与思想。如此一来,《论语心得》一时间洛阳纸贵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继《论语心得》之后,于丹又推出了《庄子》心得,以同样的方式去解读传统道家经典,获得同样的成功。如此看来,对于其他传统学说如墨家法家,亦可以采取相同的方式去进行经典重新解读,让更多的国人去认识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文化的传扬去普及那优秀的民族价值观,同时给予现代人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是以《新青年》的创刊为主要标志的,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旗手为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阵地为《新青年》编辑部和北京大学。从中可以看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战鼓与旗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文化方面,《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创刊的一年多时间里,它紧紧抓住思想文化问题,以“除旧布新”为方向,刊物上发表的易白沙的《孔子平议》、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吴虞《吃人与礼教》等文章带给中国思想界的震撼,对于思想解放所起的重大作用,则是当时其他报刊上的政治、时评性文字所不可比拟的。它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清查,可看作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大革命”。《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对其以后的更长一段时期,《新青年》凭借其勇于挑战传统,敢于呐喊创新的精神,将继续影响着一代代的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是青年的导师,为青年传播福音。《新青年》风行一时,所到之处莫不激起思想革命的火花,它哺育了一代青年,在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史上,伟绩卓著,彪炳千秋。《新青年》以其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走向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7、《金》虽借用《水浒》片段情节,但其所写世俗人情,却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一般认为它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面相,是一个社会断层的深入剖解。
全书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社会,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开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彻底暴露出人间的肮脏与丑恶。西门庆一方面凭借经济实力来交通权贵,行贿钻营,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依靠政治地位来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扩大非法经营,从而成为集财、权、势于一身的地方一霸。作品还通过西门庆的社会活动,反映了上自朝廷下至市井,官府权贵与豪绅富商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的现实,从客观上表明了这个社会的无可救药。
从暴露社会矛盾到剖视扭曲的人性。通过西门庆纵欲亡身和金、瓶、梅们贪“淫”丧命,冷峻剖视人欲贪求造成的人性扭曲、人生毁灭。金、瓶、梅诸多女性的人性扭曲:在社会的规范、封闭的家庭、单调的生活挤压下,似乎只知人生最底层次追求。误将情欲、物欲、性欲作为生命的原动力。终于步入邪恶,在炽烈欲火中焚毁自己。

回答2:

记录全天下的好事,坏事和不平事,风雨无阻。
每件事都记录的清清楚楚